龙港市人大常委会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精准监督为核心抓手,围绕“创新龙港”建设强赋能,通过多元举措,切实将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实效,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力跑出龙港“速度”。
锚定创新,激活产业融合“新引擎”。龙港市人大锚定“创新龙港”建设目标,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监督重点,通过专项调研、执法检查等方式,推动全域创新体系优化重塑,促进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有效推进“创新六大工程”落地见效,推动龙港与北京大学共建高端量子科技联合实验室落地,助力打造浙南量子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强化创新要素保障监督,针对“万龙归港・人才优政”开展调研,推动政策优化升级,为人才引育留用提供热大力量。同时,多次调研中小企业,详细了解中小企业对“N+X”轻量级数字化改造需求,助力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推动国电投新能源、金田塑业入选全省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监督超钠电芯、德拓电力装备等新兴产业项目开工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清障护航。
督查推进,打通改革深化“堵点”。龙港市人大始终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的思想,以立法保障改革、以监督推动突破,助力龙港在深化改革中育优势、在扩大开放中拓空间。推动重点改革攻坚,围绕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等重大改革项目开展专项监督,通过调研报告、审议意见等形式,推动13项改革经验获省级以上平台刊发推广,助力新增4个省级试点。深化开放格局监督,聚焦“平台提能级、枢纽建强、模式创新”三件大事,通过实地督查、代表视察等方式,推进香林大道、彩虹大道、松涛路等“十大交通工程”建设,以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监督切入点,推动“助企优商”共治机制创新,助力龙港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12.3万户、每万人拥有量稳居全省前3。
紧盯更新,绘就城市蝶变“新画卷”。龙港市人大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城市形象蝶变跃升”纳入监督重点,多次开展“一轴一新城”项目监督,实地调研青龙湖公园、浙江中域科技瓯悦项目部等现场,深入了解项目规划布局、建设进度及施工安全等情况,有效推进龙港城市化步伐。针对“清疤靓城”行动开展监督,跟踪拆后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地等闲杂地清零进度,持续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确保7个口袋公园、桥下空间项目建成投用,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通过代表履职、小组督查等方式,推动5条幸福河湖建成,监督海塘安澜、江南垟平原骨干排涝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有序推进,助力水利投资增长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