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二次主任会议通过)
温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同时审议了36名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2024年,市政府及其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全市行政诉讼败诉率历史性降至6%以内,法治考核排名全省第二,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法治政府建设仍任重道远,还存在涉企行政检查规范性不足、基层法治队伍能力有待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担当。自觉树牢法治信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牢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全面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细化责任清单,明确依法决策、规范执法、矛盾化解等重点任务,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继续推进行政诉讼发案量、败诉率“双下降”攻坚,加强重大决策和执法行为合法性审查,提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实效,落实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复盘追责机制,强化依法行政水平。注重总结法治政府建设经验,建立跨部门经验共享平台,推动基层创新成果制度性转化,形成法治政府建设长效发展格局。
二、巩固改革成果,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质效提升专项行动,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和专业培训体系,完善执法程序标准化建设。注重从源头上规范行政检查行为,建立检查事项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统筹协调、归并同类检查事项,有效避免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行“综合查一次”“亮码检查”等模式,实现检查过程透明化、检查标准统一化、检查结果共享化。强化执法监督,严格规范执法主体资格管理,细化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开展常态化案卷评查和专项法治督察,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提升行政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三、增强治理效能,推进争议实质性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元解纷力量,推动矛盾纠纷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优化行政复议受理、审理、决定各环节工作流程,完善听证程序规范,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严格证据审查标准,优化繁简分流工作模式,不断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效。加强行政复议决定执行监督,健全纠错案件跟踪督办机制,着力提高行政复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深化府院良性互动,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形成工作合力。
四、强化法律素养,夯实法治建设基础。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定期组织法治案例分析研讨,切实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执法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实战练兵、业务比武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在重大决策、合同审查等方面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创新法治宣传方式,结合城市更新和社区改造,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元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针对企业经营者、青少年等重点群体,开展菜单式、互动式普法教育,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压实各部门普法责任,做好“八五”普法收官和“九五”普法谋划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
以上审议意见,请市人民政府研究处理,并于2026年4月底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