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以密切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为主线创新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电视问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以体制机制为关键点,强化进站活动指导。一是强化统筹指导。先后出台《<代表·局长面对面>电视问政栏目实施方案》《关于“一府一委两院”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指导文件,明确国家机关联系人大代表的总体要求、内容和方式,打造“代表·局长面对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家站”等常态化机制,通过“代表点、部门答、群众评”,将人大监督等工作下沉基层单元。二是强化上下联动。苍南县人大在苍南县灵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局长面对面”电视问政栏目,本届五年内计划两个月一次完成人大代表与25个县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面对面问政活动,目前已完成“代表·局长面对面”问政栏目14期,“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安全生产”等主题赢得社会较好反响。同时,县人大指导乡镇人大结合各地实际,每年选择若干个活动主题,积极在当地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活动。需参加的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由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负责统筹联系安排。三是强化特色创新。在总结县人大“代表·局长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开展“所长进站”、“镇长来报告”等活动,并积极引导乡镇人大结合本地特色,创新深化工作机制,形成了“公检法司进家站”进站、“人大代表+企业+政府部门”三方联系会等相应特色工作,有效激发了代表工作活力,实现以县级“样本”带动全域发展。
以社情民意为着力点,瞄准进站活动方向。一是广泛收集民意。完善社情民意收集、监督议题征集等机制,公开向代表、群众征集监督议题,把群众来信来访、“12345”便民热线等渠道反映的重点问题纳入监督计划。各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实施“代表接待日”制度,深入开展“代表·选民零距离”活动,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对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同时,支持各乡镇人大打造基层人大特色工作品牌,如苍南县灵溪镇“五事空间”、马站镇“两专督政”、矾山镇“柴桥头议事厅”、莒溪镇“稻田e事”等基层工作载体。支持人大代表走街串巷、进村入企,了解群众诉求,为开展进站活动奠定民意基础。二是认真选题推进。县人大对收集的社情民意进行分类整理,及时将群众最关心的事项纳入“代表·局长面对面”电视问政选题范围。指导各乡镇人大根据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年度重点监督工作安排拟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活动主题,目前各乡镇人大拟定进站主题如老旧小区改造、农文旅融合、供水安全保障等主题,均为民意热点和焦点。三是深入走访调研。县人大及各乡镇人大根据每次的进站活动方案,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活动主题开展调研,确保进站活动时有事可问、问在实处,将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传达到部门,切实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以平台载体为支撑点,夯实进站活动基础。一是突出全域化。按照代表联络站“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系统推进全县各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统筹谋划有条件村社建设代表联络点,全面构建“1个县级总站+18个乡镇级代表联络站+N个代表联络点”总体布局,实现代表联络站县域“全覆盖”。二是体现专业化。立足全县发展实际,统筹考量代表专业优势和行业特点,以人大专委为依托,建立法治、财政、预算等11个领域专业代表小组,组织专业代表集中开展履职活动。如组织农业领域专业代表对紫菜产业开展视察监督,提出意见建议,促使紫菜养殖玻璃钢管代替传统毛竹、紫菜加工园电力工程建设等一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力求便捷化。深化“代表码”和“活动码”推广应用。“代表码”通过代表联络站、居民门牌和苍南人大WO监督互动平台向社会公布,从而搭建起联系群众的“民意窗”。“活动码”有效汇集代表视察监督、接待选民、民生实事征集、走访调研、述职评议等活动内容,从而实现代表履职“全透明”。通过“线上+线下”“固定+移动”等方式,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沟通、全天候服务。书记、县长以代表身份带头进站履职,带头公布“代表码”,向选民述职,听取代表意见建议,带动“两码”使用率得到全面提升。
以助推发展为落脚点,提升进站活动质效。一是注重联动结合。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活动与全县中心大局、人大监督工作、代表小组活动和代表定期接待选民等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互促互进,增强活动实效。如结合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以文旅融合发展、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组织开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活动,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加强督办落实。对活动中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主办单位及时梳理汇总,并由人大相关委室负责督办并及时反馈办理进展。同时,还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相关工作成效作为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县直部门年度工作满意度测评的重要依据,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改进作风。三是强化宣传推介。通过“苍南县人大”微信公众号、“看苍南”APP等平台提前公布进站活动信息,让更多代表和群众知晓活动、参与活动。同时,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及时总结和宣传进站活动中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讲好代表故事,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如2023年4月《代表·局长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中县人大代表、乡村民宿行业代表、种粮大户围绕美丽乡村后期如何管护、渔业发展举措及措施、茶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等社会关切问题,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实现线上线下互动。这种让代表、群众与政府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实打实”解难,“心贴心”办事的工作方式,社会各界反映良好,得到大批人大代表及群众纷纷称赞关注。全县县乡两级1600余人大代表更是深受触动和鼓舞,涌现出了如林言忍、陈作利、黄继书、李步生等一批代表履职典型,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