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改革试点,龙港市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核心驱动力。近年来,龙港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创新监督机制、强化立法保障、完善审查体系等举措,构建起具有龙港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新格局,为“市管社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
创新监督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龙港市人大迭代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出台完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评议办法,多维度、全方位对市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及9个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科学评判,让人大监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创新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回头看”闭环机制,扎实做好《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监督“后半篇文章”,确保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地落实。
聚焦民生关切,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屏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龙港市畲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特点,龙港市人大开展《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推动建立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人大的持续监督下,龙港民族工作展现更大作为,圆满承办了2024年浙江省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暨温州龙港市推动各族群众创业就业启动仪式,获中央统战部官方网站报道;建立东西部人力资源合作长效机制,开展“红石榴”人才招聘会4次,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5个,发挥“印刷机长”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来龙就业创业超2万人。
破解治理难题,完善社区治理法治框架。围绕“市管社区”改革中的权责界定难题,市人大组织专项调研12次,逐条对照《龙港市社区治理条例》议政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推动市政府加快破解“市管社区”改革中遇到的机制梗阻、治理难题。针对社区反映强烈的“执法进社区”梗阻问题,助力纵向探索直管到底的“一支队伍进社区”工作机制,下沉75名执法人员到社区,组建22支社区联合执法小组,实现社区治理中简单、高发、易处置的事项真正在一线解决。
强化制度供给,构建规范性文件审查体系。扎实有效开展备案制审查工作,引入第三方初审、专家协审,建立“人大+司法+专家”三位一体审查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对涉及市场主体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实行“双重审查”,2025年上半年累计审查规范性文件11件,督促纠错改正3件。在审查《龙港市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第一批)》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精准指出多项合法性问题,制度保障下审查工作精准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