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鹿城区人大常委会着眼工作理念更新、机制创新、实践出新,创成“五马议事坊”“区长进站”“三官一律”进站服务面对面、“e鹿履职”等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品牌矩阵”,推动代表依法、有序、规范履职。
建强高标准联络阵地。围绕省人大常委会“四建设两提高”代表工作体系,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规范化、活动常态化、作用最大化。一是推进站点融合建设,让社会治理更具活力。坚持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建设。打造的“五马议事坊”坐落于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为温州市唯一省级基层立法联系点,秉持“常来议事坊,代表帮您忙”,开坊以来,代表每日轮值服务群众、征集民意、宣传法治,收集了立法意见建议181条,见证和参与了40余部法规条例的“成长”,“议”出了立法最优解。《人民日报》以《“五马议事坊”见闻》为题,全面介绍了代表坊内履职的点滴。二是擦亮“区长进站”品牌,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区长连续4年进代表联络站,围绕城市交通、水岸同治、养老服务城市发展主题,与各个联络站视频连线,听取民声民意、问计破题之举、接受依法监督。近三年来,代表“韧性”监督助力政府打通断头路24条、断头河6条,新增停车位5.47万个、养老助餐点118家惠及108万人次。三是开展“三官一律”进站,让“法治为民”更可感。2022年率浙江省之先,整合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大代表“三官一律”专业力量,每月常态化进站联系群众,已开展活动53期,服务群众超600人次,线上推出“三官一律面对面”短视频,已发布98期,总浏览量超40万人次,创新做法在浙江省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
丰富高效能服务载体。深入贯彻落实代表法的核心要义与新增规定,创新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多维度激发代表依法履职活力。一是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打造服务群众“品牌矩阵”。发挥代表本职岗位上的示范引领作用,创设“代表e讲”系列履职栏目,打造一批“代表示范岗”,如律师代表打造“鹿律说法”法律服务品牌,农业代表成立乡村振兴服务联盟,围绕共同富裕、全龄友好、体重管理、全民阅读、心理健康领域打造“金代表问计‘金点子’”“‘家’有代表”系列品牌。二是深化跨区域协作联动,共绘山海协作新图景。山海协作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擘画的战略蓝图。温州市十四届人大代表鹿城中心组、泰顺中心组以“深化山海协作,助推强城行动”为主题开展跨区域联动视察,持续推动浙江省首个山海协作“飞地”创新平台鹿泰总部科创园落深落实。三是讲好代表履职故事,彰显代表时代风采。围绕“缩差距促共富、助改革促发展、推创新促美好、践民主促民生、双岗建功展示、特色工作展示”六大主题,推出《代表履职故事》《基层民主实践》宣传专栏,已发布报道70期,每年安排5名优秀代表在人代会上分享履职经验,生动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
搭建高质效履职平台。人大机关作为代表机关,必须为代表参与监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鹿城区人大常委会强化数智赋能,为代表全周期高质效依法履职提供便利和服务。一是时空上从“定期定点”到“时时在线”。2022年创新打造“e鹿履职”数字化应用,今年新嵌入“鹿城人大AI助手”,开发“建议提交、事项处理、数据研判、智能问答”四大功能模块,结合视察调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情况,可随时随地上传建议意见,提交“一府一委两院”处理并反馈。二是执行上从“写在纸上”到“落到地上”。制定《“e鹿履职”应用履职事项处理办法》,建立“提交办督评”五环节刚性制度。上线以来,办结“民生微实事”760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98%以上。三是激励上从“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依托“e鹿履职”平台,构建代表履职指数模型,设置了“代表积分排名”,助推考核评价体系从定性静态向定量动态转变,结果与代表的评优评先、连任推荐挂钩,激发代表履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