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社区治理的“领头雁”,更是为民发声的“贴心人”。他就是鹿城区人大代表、广化街道翠微社区书记万子龙。五年来,他始终以“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的热忱,将履职答卷写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用实干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
以建议破难题,让“失管路”变“舒心道”。振瓯路(长约500米)是连接温州陶瓷品市场与104国道的关键通道,也是高端家居建材市场的主要出入口。但因长期未移交主管部门,路段失管、人车混行、停车无序等问题突出,成了周边群众的“烦心事”。作为人大代表,万子龙第一时间将群众诉求记在心上、写进建议里。他多次走访调研,形成详实建议提交区政府,推动协调市城发集团等单位加快移交进程。借着2022年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属地街道启动振瓯路整体翻新:优化人行通道、增设斑马线与红绿灯,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路段移交后,他又推动引入咪表管理模式规范两侧停车,让车位周转效率提升30%以上。如今的振瓯路,路面平整、秩序井然,群众出行“堵点”变“舒点”,商户经营也更添底气。
以耐心解民忧,让“僵局”化“合力”。“小区业委会选不出来,矛盾越积越多,这可怎么办?”广盛嘉园小区业主的急难,成了万子龙的牵挂。作为人大代表,他深知“小区事无小事,群众期盼就是履职方向”。面对业主分歧大、换届陷入僵局的情况,他带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连续数月扎根小区:白天找热心业主拉家常、听诉求,晚上召集居民开座谈会、理思路。他协助推选出换届筹备组,手把手指导按程序做审核、公示、投票,用“磨破嘴皮”的耐心化解疑虑,用“晒在阳光下”的民主程序凝聚共识。历经10个月,新一届业委会顺利产生,小区治理有了“新班子”,居民脸上也露出了“顺心笑”。
以初心暖民心,让“小饭碗”装“大民生”。翠微新村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高龄、独居老人占比超三成,“做饭难”成了压在老人们心头的“重担子”。万子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的推动下,区民政局、广化街道合力支持,社区长者食堂很快建成运营。为让老人吃得舒心、吃得放心,他每周都去食堂“蹲点”,记录老人口味偏好;推动建立“菜品调整清单”,从最初的6道菜增加到8道,每周更新菜单;牵头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小组,让每一份饭菜都带着“安心温度”。截至目前,食堂已服务超5000人次,独居老人李阿婆常说:“这食堂的热饭热菜,比家里的还暖乎!”
从社区院落到街头巷尾,从代表联络站到群众家门口,万子龙始终以“沾泥土”的脚步丈量民生,用“接地气”的行动回应期盼。他说:“代表证拿在手里,是荣誉更是责任。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就是最实在的履职。”这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位基层人大代表对“为民”二字最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