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市人大《关于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的决定》,通过广泛而深入地组织群众、代表参政议政,不断拓宽各类群体民主参与渠道,以制度体系保障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聚焦人大开放,拓宽各界群众“民主参与”。不断健全人大信息公开制度,落实重要会议、工作报告、审议意见、决议决定、专题询问问题征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等信息通过媒体平台等依法向社会公开。建立健全公民旁听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优化旁听范围、旁听形式、申请受理、意见处理、反馈公开等程序设计,推动公民旁听常态化。近年来,积极邀请群众常态化走进常委会会议,旁听未成年人保护、县城防洪排涝能力建设、重点建议办理等重要议题,并提出建议。实施“代表接待日”制度,开展“代表·选民零距离”活动,依托苍南县各乡镇人大代表联络,每月排定主题,组织社会各界近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苍南实践。拓展基层人大协商领域,推行“选民说事”“板凳聊事”“凉亭议事”等方式,丰富民主恳谈、居民议事形式,有序推动社会各界群众走进人大,取得良好反响。
聚焦民主监督,深化人大代表“电视问政”。从2022年开始,苍南县人大将每2个月一期的“代表·局长面对面”电视问政活动作为扩大公民参与、推进公民监督的重要平台。坚持代表全程参与,“问政”前通过“苍南县人大”微信公众号、“看苍南”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向社会各界征集问题,发动全体代表围绕主题深入走访调研查找问题,组织代表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充分梳理、讨论并确定“问政”主要选题,“问政”环节成为推进代表参与监督、传递基层群众声音的重要载体。各乡镇人大将“问政”作为代表联络站活动的重头戏,围绕县级同一主题,积极组织引导代表收集民情民意、梳理群众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形成多点同向发力的强大态势。截至目前,已完成录制14期,“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安全生产”“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等主题赢得社会较好反响。
聚焦民意表达,推动领导干部“进站活动”。结合省市人大基层单元建设要求和苍南实际,积极推动县委书记、县长等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开展进站活动。同时印发《关于“一府一委两院”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代表联络站开展活动的通知》,明确进站对象、进站时间以及进站的主要工作内容,要求“一府一委两院”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每月进站2次。同时督促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结合进站对象和工作实际,科学制定年度进站工作计划,围绕本地区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有计划组织国家机关人员进站开展活动。通过进站活动的开展,不断加强县乡两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持续畅通群众知情知政渠道,夯实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民意基础,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今年以来,已有40余批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站开展接待、协商等活动,处理问题37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