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洞头区霓屿街道人大:聚焦“三度” 发力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发布时期:2025-07-11 信息来源:霓屿街道本级 作者:柯思含

近年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促进共同富裕,洞头区霓屿街道人大始终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立足监督、助推、服务三大职能,重点聚焦“乡村文旅、助残增收、青创孵化”三大关键项目,以高质量履职打通惠民惠农“最后一公里”,奋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共富新图景。

提升农旅融合“热度”,奏响强村富民“振兴曲”。霓屿街道人大立足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打造滩涂乐园示范标杆为目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通过“设施升级夯基础、服务提质创品牌、数字赋能促引流”三大工程,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集体参与”的三方合作机制,推动霓屿“童梦之境”滩涂乐园实现全面提质升级。例如,曾治华代表、杨森权代表在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建设正岙村山海休闲玩乐旅游一体化的建议》、《关于提升霓屿正岙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议》等成功助力临海观景平台、太阳能蓄水泵站、淋浴房等基础设施改造,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此外,代表们积极参与“街道统筹、人大监督、村居落实”的三级联动保障机制,共同组建含人大代表在内的52人专业化服务团队,通过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提升就业帮扶“温度”,奏响助残共富“暖心曲”。霓屿街道人大始终秉持“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积极助推“残疾人之家”、暖心助残服务站等场所建设,创新打造集“康复服务+技能培训+辅助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助残服务平台。通过精准调研残疾人实际需求,推动建成标准化“残疾人之家”1处、暖心助残服务站2个,配备专业康复设备和技能培训教室,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日间照料服务。同时,人大代表们主动走访辖区企业,引导辖区企业将笔具组装、电缆配件等10余种适宜残疾人的手工工序引入“残疾人之家”,创新实施“弹性工时+按件计酬”的灵活就业模式。截止目前,近30名残疾人已通过辅助性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月收入600余元,真正实现了“就业不离家、增收有保障”。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人大代表们强化监督职能,全年精准落实辅具补贴、护理补贴、生活补贴等惠残政策130余人次,切实做到帮扶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共富有保障。

提升创业服务“效度”,奏响青春赋能“奋进曲”。为深入贯彻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要求,霓屿街道人大联合党建部门,以“青创共富市集”为载体,打造“孵化+实践”一体化青年创业赋能平台。市集立足本土特色,深度融合海洋资源与青年创意,开启“培育青年友好时尚新业态,打造青年多元消费新场景,激发青年就业创业新活力”,惠青助创新模式。截至目前,建成20个特色创业摊位,为青年提供“零门槛、低成本”创业空间,代表们提供政策咨询、链接金融、代表帮带等全周期服务。结合“渔家厨娘”“海的味道”等特色IP,推出海岛文化特色菜品、文创手作等新业态,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此外,创新打造的“村企青年联动”模式成效显著,代表们积极助力本地村户推介紫菜、羊栖菜等农特产品。其中,张小微代表已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近万元, 不仅带动了青年创业,也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实现了“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