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永嘉县人大黄田街道工委: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试点工作

发布时期: 2025-05-30 信息来源: 黄田街道本级 作者: 陈若洁

永嘉县人大黄田街道工委作为温州市首批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试点单位,找准人大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精准施策,切实发挥人大监督实效,全力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在基层的实践探索。

系统部署,夯实报告制度工作的基石。为精准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的实质内涵,第一时间组织人大代表、分管领导、整体办、环保所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召开黄田街道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研讨会,学习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相关内容,并交流探讨落实方案。按照省、市、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试点工作相关要求,结合黄田街道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案(试行)》,明确报告主体、报告内容、报告方式、报告时间等内容。根据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建立监督评价指标库51项指标,每年选取10-15个重点指标开展针对性监督。

精准谋划,把牢报告制度工作的关键。一是广泛调研汇民意。聚焦中央、省级督察反馈问题、群众反映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双模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线上通过“代表码”“联络站码”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短板问题的意见收集,线下组织人大代表通过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缺位什么、社会聚焦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征求到群众的意见建议45条。二是充分审议出实招。审议前,与街道办事处充分对接,要求把牢报告质量,全面、准确、详细地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找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问题,谋划务实举措。审议中,每位人大代表积极发言,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审议后,及时梳理汇总形成建设性意见建议进行交办,要求相关科室明确办理时限、整改要求、责任主体等。

闭环监督,做好报告制度工作后半篇文章。一是加大后续监督整改提升力度。为确保建议真落实、问题真解决,黄田街道将试点工作贯穿于人大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的全过程,推动报告制度实施与专项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有机结合。如联合街道应急办、环保所等部门科室,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监督促成3家露天废品收购站搬迁,改善了城市环境。主动协助环保所完成105家企业环保码申领,提高了企业的环保管理水平。并将调研、督查与宣传相结合,主动深入企业村社开展包括五水共治、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宣传活动4次。二是建立人大代表“点对点”跟踪机制。对照生态文明建设报告中的重大项目,建立人大代表“点对点”跟踪推进机制。比如在万寿河专项整治和千东河整治中,将代表根据专业特长、行业属性划分小组,以“一个小组代表负责一个项目”的要求,组织代表“点对点”跟踪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全力助推打好治水攻坚战。今年街道人大工委将8名一线代表分成两组,分别持续重点跟踪监督大浦洋浦、雅林浦河道清淤改造和千东河水质生态改造提升这两个项目,确保项目落地落实,黄田街道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三是凝聚生态守护强大合力。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一盘棋”的思路,将综合执法、环保所、资规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部门多科室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工作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监督工作体系中来,凝心聚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利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优势,引导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