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乐清市人大:“四维驱动” 精铸雁荡山佛教历史文化名山发展动能

发布时期: 2025-05-15 信息来源: 乐清市市本级 作者: 胡茜茜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立足雁荡山佛教历史文化名山建设实际,依托“局长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制度连续实施专项监督行动,创新构建“制度筑基、精准督导、资源链接、数字赋能”四维联动机制,推动雁荡山从“文旅基础夯实”向“文化品牌跃升”跨越式发展,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协同效应持续有效深化。

一是制度筑基+高位领航,构建文化名山建设“顶层引擎”。连续三年将“雁荡山佛教历史文化名山建设”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组织宗教事务专家、寺院住持、基层人大代表及文旅部门负责人等,开展多轮专题研讨会议,系统分析当前资源现状与开发瓶颈,推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今年,重点围绕代表们提出的12件相关议案建议,形成涉及禅修资源开发、名山整体规划、文化IP打造等11大项问题清单,专项开展“局长进市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与温州市雁荡山管委会、民宗局等部门深入探讨。

二是精准督导+多元共治,打通文化传承“最后一纳米”。细致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文化调研;广泛收集宗教界、文化界及游客对名山建设的建议,累计梳理文化保护、禅修体验、IP打造等短板问题110余条;创新实施“代表督导+专家评估”双轨机制,为科学规划雁荡山禅修康养带、成立“雁荡山文化研究院”等项目提供建议。有效助推了真际寺、净名寺等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并逐步对外开放,助推创新推出真际寺禅修、雁山书院研学等网红新业态,促进佛教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

三是资源链接+代表搭台,激活文化发展“一池活水”。人大代表以“资源链接者”与“项目孵化者”双重角色,撬动社会资本与专业力量参与名山建设,破解文化保护“资金短缺”与“人才断层”难题。“代表引资”破局资金瓶颈,吸引本地企业、乡贤捐赠,专项用于古刹修缮等;“代表引智”破解人才困局,牵线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入驻雁荡山。基层人大还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助推开发禅修特色项目、修缮佛教古建筑、举办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等,有力推动雁荡山佛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精准融合发展。

四是靶向攻坚+数字赋能,锻造文化发展“长效护城河”。以人大监督为抓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构建文化名山建设“全链条治理”体系,实现“问题精准识别—整改动态跟踪—成效长效评估”闭环管理。“靶向监督”破解治理堵点,清单式形成“局长进市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意见交相关部门逐一落实,明确责任单位与整改时限;“数字护城”强化长效治理,结合基层人大数字化平台应用,对进度滞后被亮“黄牌”的项目,联合代表、相关部门及时督导整改。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