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以“五四工作法”为引领,紧扣党委决策、群众关心、企业关切,充分发挥立法、监督、决定等职能作用,主动跟进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积极为温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贡献“人大力量”。
法治引领,厚植营商沃土。构建“1+X”营商环境法规体系,以全国首部‘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促进条例为基础,配套开展全国首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规定等“小快灵”创制性立法,并上下联动深化《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等条例执法检查,以法治实践助推全市“两个健康”集成改革。近年来,温州营商环境领域已形成超50项制度成果,87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连续多年在“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居全国第一方阵。
决议推动,落实改革举措。针对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事项、具体问题,适时作出“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的决议”“关于深入实施‘一号改革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定”等系列营商环境领域的决定决议。在率全国之先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的基础上,连续6年支持温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办好民营企业家节,全面加强企业家等“三支队伍”建设,助推我市蝉联“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
监督赋能,激活市场春水。围绕打响“温暖营商”品牌,接续七载深耕“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数据得地”工作等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清单式交办堵点、难点问题,推动我市提速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完善拖欠企业账款清偿长效机制等工作。2024年,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增速全省第1,市场主体突破150万户,为经营主体减负约220亿元。“数据得地”经验做法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
代表参与,凝聚发展力量。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主平台,在民营经济重点街区拓展设置民营经济基层观察点、消费维权点,联动我市“六位一体”为企服务体系,积极引导代表参与优化营商环境主题活动,健全代表与市场主体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近两年,温州开展“代表当好优化营商环境‘两员’活动”,超3820人次参与,进一步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有关建议26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