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岱岭畲族乡人大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始终坚持“一乡五地”发展思路,聚焦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创新履职方式,强化监督实效,为打造新时代浙南美丽畲乡注入强劲动能。
人大引领聚合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苍南县岱岭畲族乡乡人大坚持“党建+人大”工作模式,开展专题调研6次,深度融合畲族风情文化园、畲族博物馆、山野田园等在地资源,举办岱岭畲族乡首届研学季,开设畲族文化体验、自然教育、劳动教育等优质课程,吸引15批次700余名幼小学生研学消费,基地获批市级研学基地。高质量协办“春风到万家·文化进乡村”浙江省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巡展巡演首站活动,有效实现高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双向奔赴,获省教育厅高度肯定。
宣传护航促发展,打造和谐稳定“金招牌”。建立“人大代表+法律顾问”联动调解机制,围绕苍泰高速政策处理、失地保险等热点问题开展宣传6场次,接待群众40余人。组织代表参与治安巡逻、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48次。协助及时化解政策处理矛盾问题8件,高效完成苍泰高速岱岭段101间构筑物征迁协议签订,平稳推进93间房屋拆除,完成175亩土地净地交付,有效保障重大交通项目进场。
代表履职显担当,交出民生改善“硬答卷”。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代表议案-部门承办-跟踪问效”闭环机制。近三年累计办理民生实事项目18件,完成率100%。新建老年助餐点、老年学堂各1处,逐步提升山区养老质量。推进98户弱势群体消防提升,新增消防取水点2处,安装单点式电动车充电桩100个,有效提升消防末端治理水平,实现基层消防设施乡域全覆盖。
创新驱动谋振兴,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紧扣“产业兴旺”目标,组织农业、旅游等领域,人大代表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开展专项调研10余次。在人大代表牵线下,完成康庄道路、高山大米基地、共富工坊、景观节点等配套设施建设,攻克云遮露营基地、休闲水吧项目用地堵点问题。助力打造“在畲里”共富项目,首次探索“主理人+村集体合作分红”模式,成功招引无尽蓝公司入驻运营,实现苍南县岱岭乡历史文旅业态零的突破。重点培育云山、云遮村500亩高山大米基地,年产量超50万斤,销售额达300万元,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有效打造岱岭特色农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