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分,温州瓯海大罗山上,1200多年树龄的“世界山茶花大王”再次绽放,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一睹跨越千年的生命奇迹。它如今的生机盎然,离不开瓯海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届15年的暖心守护。
焕活:绝境逢生的生命逆袭
2010年冬,有群众反映,“世界山茶花大王”因树龄过长、树叶脱落,病虫害侵蚀等奄奄一息,危急状况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2011年起,瓯海区人大监督相关单位开展千年古山茶专题救治工作,依托代表力量,积极走访调研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茶花界专家,为古山茶复壮、落实专项经费、整治周边环境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17年,经过2000多个日夜的“救治马拉松”,在人大的监督推动下,古山茶前期复壮工程通过专家组技术验收。这棵古树终于迎来了逆转性改变,实现了“枯木逢春”的生命奇迹。
复壮:持续守护的责任担当
2021年,人大在调研中发现,古山茶二期复壮工程迟迟未启动,进一步保护古树并扩大“世界山茶花大王”的影响力迫在眉睫。
为此,瓯海区人大连续2年撰写调研报告,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报告古山茶保护工作情况,监督落实经费保障,提出《关于围绕“千年唐茶”打造茶花园的建议》《关于落实专项经费保护全区古树名木的建议》等建议,与温州市云峰山茶属植物研究所所长王家云等专业人士紧密协作,全力推动复壮工程项目落地。
2024年,千年古山茶顺利通过二期复壮保护工程的年度验收,鉴定结果为“长势良好”,古树“再现新绿”。
美化:文化传承的使命延续
“大家持续接力保护古山茶,因为它是温州文化的一部分。”瓯海区人大代表黄卫东道出了保护古树的深远意义。
为了扩大千年古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瓯海区人大将茶树周边的文化景观提升,作为美丽瓯海全域行动的重要节点进行监督。同时,协同仙岩街道定期开展大罗山环境保护徒步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感受千年古山茶的独特之美,领悟其中蕴含的传承力量。
随着今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正式施行,瓯海区人大将继续以监督之力,守护这棵“世界山茶花大王”,打赢这场保护古树的“接力持久战”,让千年古山茶的美丽与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