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初中教育质量短板,依托“人民听证”制度连续实施三年“初中壮腰”专项监督行动,积极引导基层人大及代表立足“制度+督导+资源+反馈”四维发力,着力助推初中教育从“学位保障”向“质量提升”跨越式发展。2024年,乐清市基础教育生态监测全省第一,教育生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一是制度保障+刚性监督,构建长效推进机制。连续三年将“初中壮腰”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议题,由乐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乡镇(街道)人大同步设立专项监督小组,组织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基层人大代表以及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开展多轮专题研讨会议,共同分析乐清市初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二是精准督导+分层攻坚,破解教育发展瓶颈。细致组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结合“三进三访”活动(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访校长、访教师、访家长),开展多轮次、全方位的教育调研活动;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5000余份,广泛收集家长与社会各界对初中教育的看法,累计收集教育短板问题400余条;创新实施“代表督导+专业评估”双轨并行机制,为精准解决教育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三是资源整合+代表桥梁,激活教育发展动能。发挥人大代表联系广泛优势,实施“代表引资源”行动。各基层代表联络站化身“教育帮扶驿站”,由代表积极对接企业捐赠助学物资、资助教育基金;积极牵线搭桥,促成多所优质初中与薄弱学校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师资交流、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各级人大紧盯“教育资金池”,将每年人大代表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资金优先投向教育领域。
四是着力推动+靶向发力,凝聚协同发展合力。基层人大组织化身教育发展的“助推器”“连心桥”“催化剂”,以各片区人大“教育共富联盟”、动态跟踪建立“问题-措施-成效”三色预警机制、基层人大数字化平台实时反馈整改进度等具体措施,确保教育民生实事100%销号靶向发力和助推一批初中教育工作难题解决。例如推动对初中学校按课后托管学生数每人每学期500元进行财政补助,减轻家长经济负担;推动及时撤并部分小规模初中学校,加强资源高效整合;推动提高优质初中定向名额分配比例,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推动规范乐清市人民教育基金会章程,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造阳光透明的资助平台,促使每一笔捐赠资金使用均可通过平台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