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苍南县人大:“点线面”融合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发布时期: 2025-02-11 信息来源: 苍南县县本级 作者: 黄佳佳

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坚持“党委领导、人大主抓、政府配合、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工作中积极推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基础和实践基础,推动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聚焦“点”的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2024年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结合省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相关规定,全力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常态化、规范化运作。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走访县内每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指导各乡镇人大明确立法联系点的工作职责,完善各个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流程,同时就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管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此外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县内法律专业人员吸纳入法律顾问团队,深度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用好“三支队伍”,助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实现大众化、多元化、专业化,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意见的代表性、科学性、合法性。

注重“线”的联动,畅通民意表达。

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发展新模式,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资源整合、功能融合,持续打造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基层立法信息采集平台,引导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及时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广泛联合苍南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职能部门、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立法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法规宣传和实施监督等活动,合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强化“面”上拓展,推动数字赋能。

苍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推动基层单元强化“法治民e坊”数字化特色应用场景的运用,推动立法联系由“点”向“面”扩展。将立法联系点与学习宣传法规相结合。在法规征询意见时,注重搭配数字化平台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征求意见的过程成为普法、宣法的过程,以立法带动普法、以普法促进立法,达到宣传与教育同步的效果。把立法联系点与调查研究法规相结合。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法律法规草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通过数字化平台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征求意见工作质量,使地方立法的前沿阵地建设得以夯实,民心民意在立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