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茗岙中心小学的三尺讲台到县人大代表的履职一线,永嘉县人大代表李若琼始终把“民之所忧我必念,民之所盼我必行”刻在心里,一头扎在课堂育桃李,一头沉到田间听民声,用一件件实在事,成了大家眼里“靠谱又暖心”的人。
讲台传薪火:为新教师成长把牢“方向盘”。茗岙中心小学规模小、位置偏,教师队伍以年轻人为主。看着新教师们站在讲台前的局促,李若琼想起自己初为人师的无措。一次课后,刚毕业的小陈老师红着眼圈倾诉“讲得不好,孩子没听懂”,她当即决定为青年教师找“出路”。
她逐一对接新教师,将“教学技巧不足”“课堂把控困难”等困惑逐条记录,在县人代会上提交“城乡教师、新老教师‘一对一’结对帮扶”建议。作为帮扶政策的受益者,她曾在城区名师每周线上备课指导、线下听课点拨中快速成长,课堂变得生动,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如今,该做法在全县铺开,青年教师们在师徒结对中褪去青涩,自信地驾驭课堂,这份“传帮带”的成果,成为她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勋章。
履职解民忧:让“最美梯田”绽放更大魅力。茗岙梯田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却一度因细节问题影响游客体验。在一次景区文明建设活动中,几位摄影爱好者围着李若琼抱怨:“4号摄影点导航导不到,找了半小时才到,差点错过日出!”还有游客指着梯田旁的杂树惋惜:“好风景都被挡住了,拍出来的照片差了点味道。”
游客的遗憾让她立刻行动。她实地走访10余个摄影点和核心景区,记录下导航缺失、指示牌模糊、植被遮挡等问题,第一时间找到乡政府分管旅游的副乡长:“这些问题影响口碑,需要赶紧解决!”她提出三项具体建议:增设醒目导向牌、将摄影点坐标精准录入高德百度地图、组织人员修剪遮挡视野的树木杂草。乡政府迅速落实,短短两周,梯田景区焕然一新。后来再遇摄影爱好者,对方笑着说:“现在找路不费劲儿,拍的梯田照片能当壁纸了,明年要带更多朋友来!”
履职近四年,李若琼的脚印遍布教室讲台与田间地头。她常说,人大代表不是虚名,是帮乡亲传话、办事的“连心桥”。未来,她仍会手握粉笔育桃李,脚踩泥土听民声,继续做茗岙人信得过的“双岗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