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大要闻

温州市人大:练好四方面功夫 助力民族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期:2025-10-14 信息来源:民族宗教华侨外事(工作)委员会 作者:庄才鹏

温州是浙江省民族工作重点市之一,辖有7个民族乡镇、111个民族村,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8.36万人、流动人口50万人,少数民族成份55个,均居全省前列。温州市人大高度重视民族事业发展,开展上下联动监督及纪检联动监督,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全力助推民族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顺应时代变化,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等,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同时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

二是在助力发展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要求民族地区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推动民族地区主动融入当地发展大局,借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总结文成县让川民族村的经验做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唱响民族歌曲,讲好民族故事,吸引更多人关心关注民族地区,助推民族文旅产业发展。汲取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民族乡村搬迁扶贫的好经验,因地制宜推进异地搬迁及产业致富,推动民族人口集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实现民族融合和共同富裕。

三是在共情共融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求有序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推广正泰集团、修文食品等在解决民族群众就业、助力民族地区共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让各族员工真正留得下、融得进、富得起。持续优化城市民族工作“五微五融工作法”,探索社区民族服务新模式,加快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着力在社区服务保障、文化共融、帮扶协作、富民增收等方面,进一步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四是在基层基础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要求对现行涉民族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形成系统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坚实的制度保障。尽可能减少各民族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差异,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