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财政局局长 贾黎春
(2024年12月25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5年温州市本级部门预算草案编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5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情况
根据《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温州市市级部门预算审查监督办法》等要求,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严格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精编细编部门预算,取得良好成效。
(一)科学管理夯基础,零基预算改革纵深推进。以《关于全面深化市本级零基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指引,进一步强化零基预算管理理念,更加科学合理安排预算支出。一是优化项目管理。做实做细项目库管理,对新增项目严格把关,对延续项目严格控制,对到期项目及时清理。同时,推进大型会议、对外培训、重大规划等5类项目预算编制样板库建设,进一步夯实部门预算编制基础。二是推进预算支出标准建设。研究出台《市本级宣传片制作费预算支出标准的规定(试行)》,明确三类宣传片时长和单价标准,从严从紧安排宣传片经费支出;优化完善办公用房租赁一类一等地段范围,增强与相应定额标准的匹配度。三是强化预算编审。按照“刚性支出足额保障、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其他支出酌情安排”原则,建立分类分级保障机制,在兜牢“三保”底线的前提下,确保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建立大额支出项目预算汇审机制,由局长室召集专班对500万元以上项目逐项研究,进一步挤出项目“水分”。通过3轮压减,核减2025年部门预算支出需求50%以上。
(二)精打细算降成本,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落实。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约束有力的工作机制,让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和常态。一是扎紧过紧日子制度笼子。细化量化过紧日子负面清单,制定“六个一律不得”“八个严控”系列举措,出台财政机关深化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十条措施,以财政部门带头过紧日子为各级机关做好表率、提供示范。二是探索过紧日子评价体系。根据省级机关过紧日子评价体系,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开展市本级紧日子评价工作,建立人、财、物等三方面21项过“紧日子”评价指标,进一步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三是开展过紧日子专项检查。会同市纪委市监委开展市直单位委托业务费支出专项检查,排查不符合过紧日子精神的委托业务费支出,共核实127笔、完成退款11笔,并对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总结,举一反三,追根溯源,推动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三)集中财力办大事,重大决策部署有力保障。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硬核保障“强城行动”,统筹推进“十大攻坚”,建立中长期财政资金保障机制,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发展的刀刃上。一是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出台财政部门服务保障“强城行动”实施意见,持续加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债券资金、资产资源盘活等多渠道统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关键财力保障事关大局全局的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全力促进市域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和美誉度。二是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开展涉企政策大盘查大评估大优化,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进一步优化政策结构和支持重点,推动政策更聚焦、企业更有感,更好发挥产业政策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三是聚焦民生福祉改善。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深入实施“扩中”“提低”改革及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全面推进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闭环管理提质效,资金绩效约束扎紧扎实。全面深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绩效与预算的深度融合,推动财政资金提质增效。一是开展成本绩效管理试点。对公立医院开办费开展试点,建立公立医院8个专业场景的专用设备配置标准、成本定额标准,设定公立医院开办医疗设备总额控制线,并对浙南救援基地开办费项目开展预算评审,核减金额4500万元。二是完善政策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政策事前绩效评估流程的通知》,编制《财政政策事前绩效评估操作指引》,进一步明确评估对象、评估程序和评估体系,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政策出台的必备条件。三是开展绩效评价“大比武”活动。打破以往以对外委托评价为主的路径依赖,将超50%的重大项目改由财政内部进行绩效评价,从报告内容完整性、问题剖析深入性、建议对策实用性等方面展开评比,提升财政干部绩效管理水平,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深度挂钩。
(五)数字赋能优路径,预算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2.0》,全面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全链条优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各环节工作,以信息化驱动预算管理现代化。一是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性能。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进一步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规范统一部门人员类项目管理,强化“保工资”项目预算约束,同时加强系统运维服务,切实提升系统运维的及时性、便捷性。二是深度应用全省收支智管系统。全面推进收支智管与财政业务深度融合,建立财政支出自动监测预警机制,聚焦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一般性支出压减等重点事项,开展深度核查剖析,及时处理发现问题,实现部门预算编审工作多跨融合、高效协同。三是创新打造财政运行智控系统。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集成市级部门人员情况、资产情况、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数据,构建多维度部门整体画像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为部门预算编制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二、市人大审查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78个上会审查部门整改情况。根据市人大审查意见,市财政局对78个上人代会审查部门2025年预算草案进行了整改完善。其中对54个项目预算金额进行核减,减少预算1034万元;对80个项目内容进行优化,涉及金额1.3亿元。整改完善后,2025年78个部门预算拟安排139.5亿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132.9亿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6.6亿元。
(二)10个重点审查部门整改情况。根据审查意见,市财政局对10个重点审查部门的2025年预算草案进行了整改完善。其中对16个项目预算金额进行核减,减少预算177万元;对33个项目内容进行优化,涉及金额5044万元。整改完善后,10个重点审查部门预算拟安排16.5亿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12.7亿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3.8亿元。具体如下:
市经信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10511.93万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4306.39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6205.54万元。部门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3119.16万元,一般项目经费160.6万元,专项资金1026.63万元。
市民政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22619.26万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13090.08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9529.18万元。部门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8785.06万元,一般项目经费4305.02万元。
市人力社保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33379.42万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29830.99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3548.43万元。部门支出包括基本支出19114.78万元,一般项目经费7658.21万元,专项资金3058万元。
市住建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34607.43万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18717.28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15890.15万元。部门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11207.77万元,一般项目经费3737.12万元,专项资金2674.24万元,城市建设发展项目1098.15万元。
市水利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14537.19万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12669.69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1867.5万元。部门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8476.22万元,一般项目经费541.5万元,城市建设发展项目3651.97万元。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26164.62万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25956.62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208万元。部门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16273.71万元,一般项目经费8449.96万元,专项资金1232.95万元。
市数据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3916.87万元,均为部门经费支出。其中:基本支出1227.41万元,一般项目经费2689.46万元。
市投资促进局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2395.33万元,其中:部门经费支出2071.33万元,对下转移支付支出324万元。部门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1660.83万元,一般项目经费360.5万元,专项资金50万元。
市检察院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8889.52万元,均为部门经费支出。其中:基本支出8196.98万元,一般项目经费692.54万元。
温州开放大学2025年部门预算拟安排8329.09万元,均为部门经费支出。其中:基本支出4639.23万元,一般项目经费3689.86万元。
(三)市人大审查意见落实情况。针对市人大提出的审查意见,市财政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第一时间督促指导预算单位进行整改。同时,在人大审查部门整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将审查意见运用到全部预算单位,助推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精准。一是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加强预算项目管理,对部分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成熟度进行再排摸、再论证、再研究,对事关大局全局的重大项目,强化财政各类资金资源多渠道统筹,集中财力予以保障;对于非急需、非必要的项目,及时进行预算核减。加强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与地方财力的统筹整合,督促指导预算单位及时将提前下达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并根据项目内容及时调整资金来源,优先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预算,切实提高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执行率。二是高标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按照新形势新要求,动态调整过紧日子负面清单内容,强化负面清单刚性执行,同时,根据部门年度会议、培训、公务用车购置计划等安排情况,及时调整“三公两费”预算控制数,从严从紧安排预算。进一步健全紧日子评价机制,科学精确评估市级各部门厉行节约情况,压紧压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三是不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做到事前有评估、预算有目标、执行有监控、结果有评价、评价有运用。特别是对财政支出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绩效评估,结合执行情况提出审查意见,坚决清理低效无效政策,以及已达既定目标或不再具备执行条件的专项资金,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根据本次会议精神,优化完善2025年部门预算,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管理改革,持之以恒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