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关于实施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的部署要求,紧盯要素保障、教育培训、示范引领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全力助推现代 “新农人”队伍建设。
一是聚焦要素保障,推动优化发展环境。结合乡村振兴“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情况专题调研等工作,苍南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苍南县赤溪、桥墩、矾山等地,全面查找现代“新农人” 队伍建设中的短板弱项。重点针对政策、资金和用地三大要素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形成问题清单,及时转交县政府研究处理。助推县政府制定出台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农创客培育等系列工程。
二是聚焦教育培训,推动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委员、县政府相关部门等深入村庄社区、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实时捕捉一线民声,及时将一线意见反馈给县政府有关部门,群策群力促进基层农技人员队伍培育工作提质增效。专题听取县政府关于农业“双强”行动实施情况报告,助推县政府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等。今年以来,苍南县已组织培训高素质农民145人次,农村实用人才400余人次,普及性培训2282人次;组织推荐12人参加部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三是聚焦示范引领,推动“共富带头行动”。鼓励引导农村农业领域代表在培育“新农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方面创事创业。如苍南县钱库镇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助力产业发展帮带机制。在苍南县钱库镇红立方“共富工坊”建设过程中,人大代表发挥个人优势和职业特点,推动钱库镇直播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红立方·共富工坊已辐射村(社社)35个、园区3个、企业115家,提供就业、创业岗位300余个、每月人均增收1600元。如苍南县凤阳畲族乡人大通过鼓励支持乡人大代表兰颜月、李先月等共富带头人,打造鹤山桃形李基地、岭边紫菜加工厂,成功促进村集体增收,带动周边低收入农户32户46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