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平阳县人大:以“ 法” 之力助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期: 2024-03-04 信息来源: 平阳县县本级 作者: 崔璐璐

2023年2月,平阳南麂列岛上榜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浙江第二处国际重要湿地。湿地是地球之“肾”,它们“重要而低调地”存在着,在这场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地竞赛中,平阳人大拿起“法”之利器,为平阳明天的发展保驾护航。

执法检查,力行“全过程”“五早”。2023年,平阳县人大常委会紧跟省人大部署将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执法检查作为2023年人大监督工作的一部“ 重头戏”,并为此专门成立了执法检查组,于 9 至11 月赴全县重要湿地进行实地检查。

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监督计划一经公布,城建环保工委就与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向他们明确全年的监督工作思路,并积极促成“全过程监督”。执法检查组邀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视察、座谈环节,并在代表与部门之间搭建了直接沟通的桥梁,代表建言的深度和广度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激发。

执法检查通过实地查验、汇报座谈等方式,重点检查政府普法宣传和湿地保护法定职责落实情况以及执法、司法情况,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修复情况,同时通过检查掌握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深入推进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这其中还有一个环节值得注意,平阳县人大通过“早介入、早调研、早反馈、早整改、早提升”,使得全年监督工作目标和效果更加匹配,“这项监督工作安排在常委会11月份,以前调研结束后没多久就会召开常委会,基本没有时间研究和整改,现在人大常委会提前介入并进行全过程跟踪,让我们对整治与保护工作更有底了。”“2024年人大将继续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监督,在2023年整改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法律监督效果。”

代表建言,紧随立法动向。如今,湿地保护工作不仅是人大监督政府的一项工作,也成为县乡两级政府施政的共识。人大代表依靠专业背景为政府决策进行科学、精准建言,也成为行业代表发挥优势、助推全市工作想在前、走在前的重要渠道。市人大代表白洪鲍连续递交了《关于有序推进国际湿地城市申创工作的建议》《加快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及海洋蓝碳保护工作的建议》等多件生态保护相关建议。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温州国际城市创建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温州湿地城市“十四五”战略规划,相关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在多方努力下,《温州市湿地保护办法》于2023年5月23日市人民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温州市推动湿地保护工作的一项重大进步。

将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是国家已经开展的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温州市人大代表白洪鲍对此早有关注。2023年,全国人大公布了本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国家公园法作为“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位列其中。而在早几个月地市两会上,白洪鲍递交了《关于支持南北麂列岛进一步推进海洋国家公园创建的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年度重点督办建议。这一建议为温州、为平阳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多方努力,彰显湿地保护决心。平阳县湿地资源丰富,全县湿地共计68处,总面积20734.55公顷,其中被列入湿地保护名录的只有浙江平阳凤湖省级湿地公园、顺溪水库、黄坑水库、西湾无名岛、南麂列岛等5处。

在平阳县,湿地保护成为一项全民动员的行动。万全湿地被称作是“浙南之肾”与“浙南威尼斯”,但却不在保护名录之中。平阳人大代表缪国亮认为,保护、开发与利用老祖宗留下的万全平原湿地自然地貌和历史人文,是贯彻落实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关于加大投入建设万全湿地生态环境,打响万全诗画水乡品牌的建议》,希望进一步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从全面实施“五水共治”十大专项行动,到打造平瑞塘河凤湖段美丽河湖景观,到凤湖公园入选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塘河环水生态旅游工程,再到2023年,瑞平塘河(昆阳段)入选温州市“最美家乡河”,是生态重塑之路,也是全民共建共享之路,据了解,平瑞塘河二期、三期治理的全部投入都是由当地企业家个人捐资建设,这在我省治水项目民间投资的结构占比中也是比较少见的,群众之热情,可见一斑。

2022年,平阳人大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有效助力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平阳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南麂列岛公益诉讼系列活动,以检察建议形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规范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垃圾生态化外运,入海排污口治理等行动,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工作作出贡献。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