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期: 2024-11-07 信息来源: 市人大 作者: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

(2024年10月24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市检察院共收到市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代表建议主办件3件(分别为第470、596、784号),会办件14件(分别为第125、320、366、380、404、417、421、476、575、583、625、633、679、787号),均已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主办件面商率、答复满意率均为100%。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办理责任

市检察院充分认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做好建议办理工作与汇聚各方面智慧力量打造“全省第三极”相结合,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认真负责、行动上求真务实,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承办人员具体办”办理机制,切实压紧压实办理责任。对所有代表建议案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办理时限、责任处室和具体责任人,严控办理时限,严格要求沟通走访到位、正式答复件充分征求代表委员意见,确保建议提案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复。在此次“两会”召开期间,我院即第一时间完成代表意见建议的初步答复,并于第三季度前就相关意见建议上半年落实情况进行了二次回复。

二、加强分类施策,提升办理实效

区分主办件和会办件,对主办件要求专题研究分析,会办件及时高质量反馈会办意见,根据建议内容分类交办,组织人员集中办理、系统推进。一是主办件第404号和第596号均为加强未成年人监管的建议。办理过程中,市检察院联合民政、公安、文广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未成年人进入酒吧、旅馆酒店、私人影院等经营性特殊场所开展治理,创新推出“温州身份码”未成年人查验应用场景,即未成年人进入酒吧前使用微信、支付宝、浙里办等扫脸查验,实时辨明未成年人身份,今年以来,亮码查验后劝离400余人,查处违规经营场所6家。二是主办件第470号和会办件第476号均为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的建议。深入推进“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常态化清理涉企“挂案”,积极开展涉企信用惩戒民事执行、涉企行政罚款检察、涉企违法查扣冻等专项监督,推动企检服务中心迭代升级,持续把检察为企服务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对于程宗清代表提出的工程建设行业招投标市场监管问题,两级检察院联动开展串通投标专项治理活动,在全市推行“工程招投标领域串通投标类案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清理一批串通投标违法犯罪线索,并依法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协同主管部门建章立制、加强监管。三是会办件第320号和第421号均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建议。充分履行检察监督职责,聚焦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耕地保护问题和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扎实开展监督。对林幼峰代表提出的滨海湿地鸟类保护问题,指导洞头区检察院、乐清市检察院依法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查处非法架网行为,集中清理防鸟网7000余米,救护各类伤鸟和雏鸟100多只。

三、聚焦重点问题,强化协同发力

针对代表高频次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重点落实。如市检察院接收的16件建议提案中有9件是未成年保护相关内容,占56.25%。故我们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为抓手,积极响应代表提出的“预防和减少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发生”“优化校园安全教育环境”等建议,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推动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一是聚焦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推进文成“护翼”未成年人危机干预平台在其他地区试点,通过集成成长指数、干预矫治、风险预警等业务,实现涉未问题治理“一件事”。推进强制报告数字平台试点,以弹窗上报方式实现强制报告预警“一键推送”,龙湾10家医疗机构已全面启用。二是聚焦校园法治宣传教育。由183名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覆盖中小学校203所,推出“百名检察官进校园”宣讲活动,指导基层检察院打造法治教育专门场所。如苍南县检察院充分发挥苍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普法宣传作用,今年已邀请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小朋友合计1200余人次参与法治教育。三是聚焦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帮扶。今年以来共司法救助未成年人30人,发放救助金14.6万元,并联合教育、民政、司法行政、人社、卫健、团委、妇联和专业社工力量,出台涉案未成年人职业技能培训帮扶工作办法,综合落实身体康复、经济帮扶、生活安置、法律援助、复学就业等救助措施,帮助涉案未成年人重回正轨。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办理成果

市检察院积极吸收、采纳人大代表的合理化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加强检察工作,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如章万真等代表提出“推动无欠薪城市建设”的建议,市检察院积极研究落实,将根治欠薪专项行动融入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的“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制定《温州市检察机关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加大农民工讨薪等重点领域支持起诉工作力度,让劳动者“安薪无忧”。指导瑞安市院联合人社局、总工会签署《关于建立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挂牌成立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站,打造劳动者权益保护专门平台。如殷兴朗代表提出“关于规范环保执法行为”的建议,市检察院积极对接生态环保部门,推动永嘉县检察院在土地执法查处行政非诉执行监督领域,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并在该局设立检察办公室,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促进环保执法更规范、办案更高效、监管更有力。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是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监督的重要内容。市检察院将深入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加强代表联络工作,主动听取、认真落实代表意见建议,将办理代表建议成果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的强大动力,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司法保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主办件办理简况

附件

市第十四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主办件办理简况

钟仕翔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酒吧容纳未成年人饮酒监管的建议》(第596号)

建议内容:依法明确责任主体,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文化和旅游及公安部门按职责分工,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在酒吧安装来访人员身份登记核验系统,用技术手段查验未成年人身份;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发挥酒吧行业协会作用;加强法治进校园活动,开展主题宣讲,扩大酒吧未成年人禁入专项整治行动的报道宣传,树立正确价值观。

答复要点:一是加强府检联动共识,明确职责分工,摆脱监管困境。市检察院对全市酒吧经营主体、相关涉未案件、法律法规适用进行调研论证,向市政府提交《未成年人进入酒吧问题亟需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咨政报告,牵头公安、市监、文广旅等共同制定《未成年人进酒吧管理职责有关问题意见》,明确部门分工、化解职责争议。二是制发检察建议,出台配套机制,推动联合治理。市检察院分别向公安、教育、市监、文广旅四家职能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联合五部门出台《温州市未成年人进酒吧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三是防管结合发力,注重检察融合履职,提升监督质效。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同向发力,各职能部门以约谈自查、联合检查、突击夜查等方式,对酒吧等违法接纳未成年人、非法雇佣未成年人、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问题进行检查。市检察院拍摄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酒吧普法公益广告,在温州市教育局安全教育平台投放后,近20万中小学生点击观看。

邵若珍代表提出的《关于预防和减少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发生的建议》(第784号)

建议内容:加强校园性知识教育,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加强预警措施,进一步完善涉性侵、虐待等严重违法犯罪职工的强制退出和从业禁止等制度,将危险源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利用大数据共享平台,建立未成年人健康信息互动分享机制,整合未成年人保护力量。

答复要点:一是严厉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提前介入、从严打击,联合公安等六部门出台《温州市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保护机制实施办法》,规范落实“一站式”办案场所、办案指引、联络机制,同步开展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工作。二是健全两项机制,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完善入职查询机制,联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出台《温州市教职员工准入查询违法犯罪信息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教职员工入职查询32.5万人次,对存在违法犯罪记录的929人予以解聘、换岗、免职。推动强制报告机制落地,八家职能部门出台《温州市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在全市卫生诊疗医院嵌入强制报告预警“一键推送”。三是聚焦重点领域,联动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溯源治理。针对未成年人不宜进入场所监管不到位,积极开展重点场所治理工作,推动排查酒吧等娱乐性场所1089家次,立案查处17家、约谈13家经营场所;检查旅馆酒店2520余家次,登记未成年人25591人次;联动检查、突击抽查私人影院69家次,查明问题隐患155处,立案处罚5家;创新推出“温州身份码”未成年人查验应用场景,通过扫脸验码辨明、劝离未成年人。

叶连友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涉企司法制度建设的建议(第470号)

说明:因上级政策调整,相关工作正在优化,具体情况已与代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我们将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推进企检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会同相关执法司法机关,依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优化法治咨询、法治体检等助企服务,促进清廉民企建设,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护航企业发展。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