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期: 2024-11-07 信息来源: 市人大 作者:

温州市人大民宗侨外委主任委员  金传顺

(2024年10月24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出台实施,对进一步规范出境入境秩序、维护国家安全、服务改革开放和方便人员往来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把检查出境入境管理法的贯彻实施情况作为省市联动的监督议题,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执法检查的实施方案。市人大常委会葛益平主任高度重视,明确要求高标准推进执法检查各项工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赴乐清市开展执法检查,王蛟虎副主任带队赴龙湾区开展执法检查,实地走访龙湾机场,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情况汇报。执法检查组组织召开市相关部门座谈会,专题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并赴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同时,还赴杭州、金华等地,考察学习各地出境入境管理工作的成功做法和经验。10月9日,市十四届人大民宗侨外委召开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初步审议了市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实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做法及成效

出境入境管理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及出境入境管理部门狠抓法律的贯彻实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法律宣传,法治基础不断夯实。健全法律宣传工作机制,建立公安、商务、教育、科技、外办、边检、文旅、司法等多部门联动的大宣传体系,依托国家法制宣传日、110开放日、“12367”主题宣传月等载体,开展精准化涉外法律宣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发挥口岸普法主场优势,将普法宣传与执法实践高度结合,为出入境旅客、驻场单位工作人员普及移民管理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针对商务出行、出国留学、旅游观光等不同群体,将《出境入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作为出境入境行前教育的必备环节。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到口岸一线、涉外企业、温州医科大学等地,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活动,在“温州人”APP上开设“国门普法”品牌专栏,实时发布反偷渡反走私、反电信网络诈骗、反跨境赌博等普法信息,有效提升了群众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水平和能力。

(二)优化服务举措,涉外合法权益保障有力。市公安局相继推出“刷脸办”、助企“警务专员”、疫后“六项出入境便利措施”、“拍照一件事”、夜间专场、助力“强城行动”七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措施等一系列举措,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办理出入境证件超54万人次,同比增长13%,登记外国人89549人,同比增长77%。优化政策敢于担当,着力解决华侨“落户难”问题,2023年以来全市公安系统共恢复华侨户口3800余人。市外办多措并举推进外事惠企助企,去年以来累计办理APEC商旅卡1634人,较2019年增加了4倍多,受理外国人来华邀请核实单5439人次,较2019年增加了164%。市商务局多渠道发布国别环境和风险预警等信息,今年以来累计发布国别动态信息357条。市科技局持续优化外国专家管理服务,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件事”改革,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体验。市边检站对停泊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国际航行船舶推行入港出境船舶手续“一次办妥”,进一步减少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市机场边检站建立来华旅客、人才引进口岸通关和政策咨询“绿色通道”,开设运输重要外贸商品快速通道,落实温州机场口岸“7×24小时”通关保障,大力推进口岸通关便捷化。6个部门38个办事事项入驻移民事务服务中心,落实外国人在温工作“一件事办理”,“一件事”项目获评全市“一号开放工程”首批最佳实践案例。

(三)强化协同协作,涉外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多部门联合开展来温外国人安全审查,加强驻华使领馆、非政府组织、外媒记者等重点机构以及敏感来源国重点外籍群体分析研判、信息共享,妥善处置涉政涉稳涉外敏感案事件,严密防范化解涉外风险。市公安局依托“外管通”APP、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等数据平台,夯实外国人基础工作,来温境外人员登记率、准确率、及时率均居全省第一。健全“地检融合”机制,着力完善重点人员出境联动劝阻机制,进一步提升移民管理服务、打击跨境违法犯罪。市科技局加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监督检查,进一步指导和督促用人单位合法合规聘用外籍工作人员。市边检站强化口岸管控协作联动,挂牌成立温州出入境海上智慧综治指挥中心,实现了对温州8649平方公里海域和1293公里海岸线的多角度可视化监管。

(四)加大治理力度,涉外安全利益保护有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筑牢国门守护防线,深入开展“獴猎”、“走线”偷渡赴美、“三非”专项排查等专项整治行动,十年来全市共侦办妨害国边境案件38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470名。靶向外国人打击非法务工、非法外教、非法外佣、非法“外籍新娘”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注销登记外国人11352名,走访调查“外籍新娘”1356人次,查获“三非”外国人185人次,严厉整治外籍人员突出违法犯罪行为。市外办主动夯实海外风险防范工作基础出台《温州市基层领事保护志愿服务工作导则(试行)》,在全市乡镇(街道)设立领事保护志愿服务站186个,实现基层全覆盖。市商务局严格把关境外企业备案环节,对高风险地区的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输出项目加强审核。市边检部门坚持“管理优先,主动边检”,部署开展“獴猎”“猎影”等系列专项行动,以斩“蛇头”、挖“团伙”、断“通道”为目标指引,严厉打击温州口岸跨境违法犯罪。

二、贯彻实施出境入境管理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执法检查情况来看,我市贯彻实施出境入境管理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随着维护国家安全要求提高、护航经济发展责任加重以及中外人员往来频率加快,对照法律规定要求,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法律宣传教育有待强化。法律宣传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仍以传统媒体和线下活动为主,未能够有效发挥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广的优势,宣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宣传教育形式不够鲜活,对法律条文发布比较多,针对公众需求点和关注点,进行生动具体的宣讲比较少,使得公众难以将法律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宣传教育对象不够精准,存在城镇居民多、农村居民少,本地居民多、新居民少,公民普法多、外国人普法少等情况。

(二)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强化。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积极、开放、高效的移民管理政策,温州空港口岸的航班架次和出入境旅客流量大幅增长,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国际航站楼和洞头国际邮轮(母港)场地、空间、设备等硬件条件,还不能达到口岸快速发展的需要。边检机关查验场地狭小,仅有四个验证台,验放效率较慢,短时间多架次航班同时抵达容易造成旅客聚集滞留的现象。15天邮轮入境免签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后,政策的承接研究不够,外国旅游企业参与积极度不高,外国旅客增量不多。

(三)涉外管理服务水平还需提高。外籍人士入境后,在移动支付、通讯、语言等方面,仍存在不便利。在温外籍人员管理有待进一步优化,在数字化手段方面仍需进一步下功夫。对外交流有待进一步推进,邀请外籍商贸人士来温及体制内人员出国境的限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城市国际化水平还需提升,公共设施双语标识缺少,公共服务部门和涉外企业人员外语水平较低,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明显缺乏。

(四)协同协作能力有待提升。出境入境管理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出入境管理工作协同协作、融合联动还不够畅通,导致不少出入境事务沟通处理难度较大。涉外信息资源整合不够,基础数据尚未互通,部门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存在信息不对称、不衔接的问题。涉外管控形势严峻复杂,少数外国人利用免签政策入境从事与签证事由不相符活动增多,境外人员动态管控还存在短板,部门协同推进“三非”有效治理的格局还未真正形成。

三、深入贯彻实施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意见和建议

出境入境管理是涉外管理服务领域一项基础性工作,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相连。要以省市人大联动开展执法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贯彻实施,助力我市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法律宣教,进一步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能力。要常态化推进宣传教育,将出境入境管理法纳入普法教育重要内容,与国籍法、护照法和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学习宣传相结合,作为出境入境管理重要基础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升依法办事能力水平。要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加强对出境中国公民、入境外国公民及涉外单位的宣传解读,加强对换班后外籍船员的培训,促进广大出入境人员知法守法。要提升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宣传教育工作载体,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宣传,通过鲜活的案例、生动的讲解,进一步普及出境入境管理法知识,为法律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提升出境入境管理工作能力。要加快T1航站楼改造提升为国际航站楼,推进9610跨境电商查验场地扩建,优化升级口岸硬件设施,努力提升温州航空口岸条件。要提升口岸通达能力,谋划开通“一带一路”沿线以及法、德等重要经济交流区域的直航国际航线,培育新开国际全货机航线,积极向上申请进境水果等口岸资质,助力温州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系。要统筹推进涉外服务能力建设,解决目前涉外服务面临的人力资源不足、经费保障不够等问题,建立健全涉外保障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涉外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三)优化服务举措,进一步护航温州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适应温州日益增长的国际交流需求,尽快争取温州空港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有效推动我市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要加强政策研究和承接,用足用好15天邮轮入境免签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发展国际邮轮上下游产业,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吸引外籍游客参与,努力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效益。要发挥数字化技术优势,学习借鉴杭州涉外综合服务平台“AIHangzhou”(爱杭州)在通讯、支付、语言等方面为外籍人员提供便捷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升外籍人士来温工作生活的便捷度和体验感。要全面梳理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全力破解行李提取、旅客候机等当前堵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要努力引进智慧化设施设备,提升口岸查验数字化水平,切实提升旅客通关效率,打造温馨舒适、智能高效的航空口岸。要优化华侨华人出境入境、用汇便利等服务事项,依法落实华侨回国凭中国护照办理业务的规定。要加强外国法律法规研究,设立外国法律检索数字化平台,便于涉外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法律风险,助力企业拓宽全球视野。

(四)加强管理执法,进一步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要强化源头管控,严格签证签发、出境入境证件受理审批和边防检查工作,严防非法出入境、非法渗透活动,严厉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活动,提升国门安全守护能力。要深化基层治理,建立健全涉外网格队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作用,构建基层涉外治理共同体和群防群治工作格局,持续推进“三非”系统治理。要加大预警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智能预警存疑人员,落实重点涉外风险管理,及时解决潜在问题、有效清除隐患。要关注海外安全,完善海外利益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及时高效、积极稳妥处置境外突发案(事)件,全力维护我市企业和公民海外合法权益。

(五)加强协同协作,进一步形成出境入境管理工作合力。要健全完善出境入境管理多部门联动机制,明确任务职责,协调理顺关系,查找堵塞漏洞,及时解决潜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综合管理水平。要建立涉外信息联系通报制度,实现涉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要深化“出入境+边检”警务协作机制,持续推动业务融合、资源集合、协作配合。要建立“属地负责、公安主打、部门协同”工作格局,广泛发动基层治理力量及群众举报涉外线索的积极性,坚决铲除“三非”滋生土壤。要发挥多部门合力,依法惩处非法出入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震慑力。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