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苍南县人大:聚焦“三大重点” 不断提升监督实效

发布时期: 2024-11-26 信息来源: 苍南县县本级 作者: 黄佳佳

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大局,始终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围绕“钱、事、人”三大重点开展监督,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调研、专题询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评议、特定问题调查、重大建设项目和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等活动,全面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聚焦财经预算监督重点,看好人民群众“钱袋子”。紧盯“城市账本”,坚持“会前审查”到“结果评价”全过程监督。健全审查制度,通过制定《预算审查监督办法》,健全预算初审初查、预算审查资料收集、专家和人大委办双轨审查、审查意见双向反馈、重点审查部门常委会票决等工作机制,使预算执行、调整、决算等监督工作有章可循。全面提高监督能力,通过加大对常委会委员和代表的业务培训,除聘请专家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监督法》外,自行编纂《预算审查监督基础知识读本》,涵盖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看懂四本预算、预算绩效管理等内容,为开展监督提供操作指南。坚持精准监督,主要是将教育发展、社保医疗等重大民生事项纳入审计监督重点;选取代表群众关注的民生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进行专题监督;依法批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防范债务风险;听取国有企业资产经营管理情况报告,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针对行政事业国有资产开展特定问题调查等等。四是重视意见整改。每年听取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情况报告,及时反馈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年初预算、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的整改。同时,将财政收支、重点项目安排及预算执行情况等纳入代表联络站活动主题,定期开展“代表参与预算”的监督活动。

运用清单闭环监督方式,赋能项目建设“加速度”。紧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堵点问题,推动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紧盯重大建设项目,苍南县人大常委会按照《重大建设项目审查监督办法》规定,对县政府及其部门上报的年度重大建设项目进行事前审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的社会效益。2022年以来,共通过审查398个重大建设项目、调整建设方案20个、否决2个,涉及金额697.6亿元。制订《重大建设项目专题监督实施方案》,围绕清洁能源、道路交通、医疗教育、农业水利等方面开展监督活动,形成建议清单620条。紧盯民生实事,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在民生实事征集、筛选、审议、票决、监督、评价各个环节,邀请代表和群众参与,积极推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和满意度测评。2022年以来共决定民生实事30项,投入资金26.86亿元。紧盯社会焦点问题,苍南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通过人大代表主题活动、实地视察、问卷调查、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公开征集专题询问内容。围绕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县城排涝能力建设、审计查出问题、乡村产业振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等开展专题询问,提出询问问题65个。询问会以“一问一答”和“追问连答”的方式,问出群众关切、答出政府担当。

健全干部履职评议机制,打好任后监督“组合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评议,是苍南县长期实践并形成具有区域性品牌效应的监督工作载体。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履职评议依法依规,制订《履职评议工作办法》和《履职评议实施方案》,从“察、议、述、评、改”五处发力,让履职评议既做到监督人、更监督事,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和任免权二者自然延伸、有机结合。2022年以来,已对7位副县长、20位县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及12名法官、检察官开展履职评议。同时,苍南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履职评议方式方法。通过座谈交流、查阅台账、个别谈话、实地调研等方式,重点了解被评议对象的现实表现和履职不足,客观全面地对被评议对象进行履职“画像”。通过公开征集评议线索,邀请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参与评议活动,变“关门评议”为“开门评议”。此外,苍南县人大常委会还积极强化履职评议结果运用。苍南县人大及时向县委报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评议结果,并通报“一府两院”、组织部门和被评议对象,建议将评议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考核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评议中的建议意见,要求被评议对象及其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并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