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代表展风采】林文花:倾心为民办实事 慈善聚力奔共富

发布时期: 2024-01-15 信息来源: 松台街道本级 作者: 戴硕颖

人物名片:林文花,中共党员,温州市鹿城区松台街道水心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鹿城区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她在鹿城区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议案》荣获优秀议案。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在她身后留下的是一串普通干部坚实的足迹;她没有显赫的地位,但在居民眼里却是一位称职的公仆。从事社区工作21年以来,她一直心系群众,以社区为家,常年假期“不打烊”,视居民为家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在几十年的基层工作中始终没有减轻,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又成为她继续努力前进的动力,不断助力社区治理现代化发展。

一、架好“连心桥”,汇聚慈善力量

“从伏茶点到水心亭,真要感谢党和政府越来越好的政策,感谢林文花代表、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和爱心人士们的无私付出!”水心社区老人称赞道。一直以来,林文花时刻牢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严格依法履职”的人大代表定位,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并积极向政府谏真言献良策。面对辖区老年人群体比例大,可做养老服务的剩余空间稀缺,林文花在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议案,得到市财政局和市、区老龄委的重视和支持。历经3个月的筹备、改建,水心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于2012年10月份正式开业,同时动员爱心组织安基金支持帮助,改建占地面积约490平方米的樟组团废旧车棚,打造成全国首个由基层社区与社会公益组织搭建的“怀老站”试点,构建一站式银尚乐活综合体。

连续十多年,林文花坚持筹办夏季免费伏茶供应,她不仅带头捐款,还利用休息的时间到伏茶点轮班执勤。2023年,茯茶点迭代升级为“水心亭”,并成立水心亭公益慈善基金,面向社会和企业募资,采取理事会治理模式负责水心亭规范运营。在她的带领下,不断涌现一批老、少、青全龄段的志愿者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截至目前,水心亭轮值义工人数达120余人,每月轮值服务达600多人次,每日为辖区弱势群体和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爱心早餐220余份、素食午餐150余份、养生伏茶500余杯等暖心服务。

二、谋好“善治招”,打造品质家园

以联络站为窗口,林文花坚持定期进站参加选民接待活动。接待时,她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类登记、提出拟办意见,后期加强督办催办。面对群众反映小区环境脏乱差和活动空间有限等关键问题,她用好“典型引路法”,将新榆小区作为试点,指导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带领居民群众开展小区自治实践,探索“自治+共治”模式,推动7个老旧小区业委会选举、物业服务引进全覆盖,实现“两无”摘帽。同时她第一时间指导小区业委会办好“开门一件事”,联合业委会对小区原有场地进行改造提升,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捐助儿童游乐设施,打造口袋公园2处,实现4个小区“交通微循环”,推动社区创收30万元,真正实现“乐在社区”。

“过去这里是卫生死角,经整治提升后,成了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空间。不仅有游乐场,还有苍翠绿植、休闲凉亭和游步道。”张大伯说,茶余饭后,他每天都会和老伴儿到这里散散步。刘阿姨说,现在住在老旧小区也能享受到新小区的绿化景观、社区公园的福利。新榆社区的蜕变,只是水心社区持续“改”出幸福新生活的一个缩影。

三、办好“惠民事”,绘就幸福画卷

今年以来,为切实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在林文花的对接和努力下,投入50万多元资金启动枫组团、桦组团车棚改造项目,对枫组团共享阵地进行整体提升,设置红色管家、童趣乐吧、银铃沙龙、睦邻会客厅等功能区块,打造“一老一小”共享场景,特别是枫组团一楼车棚提升后集展览和实用相结合,成为鹿城区第一个多功能车棚,受到多方领导的肯定。同时与水心村共建共享,整合场地资源,在中洲大厦规划出180平方米场地,设置了议事厅等四个功能区,用于大厦业主服务使用,现已投入使用。

紧紧围绕“老有善养”,她牵头整合多方资源,迭代升级打造“邻里食堂2.0版”,引入市现代集团和鹿城农商行,提升食堂运维和结算管理,率全区之先推出早餐供应,三餐累计有200余人次用餐,使惠民利民举措更加普及。

“群众利益无小事,人大代表有作为。”林文花始终秉持只有深入群众、贴近群众,真抓实干才是推进社区现代化发展的硬道理。更是希望通过慈善力量,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向基层倾斜,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