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新业态下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连续三年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调研发现问题为导向,发挥人大监督效能和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打造未成年人保护的“铜墙铁壁”,在探索和实践中努力形成瑞安样板。
“人大督促+工作合力”,完善机制有广度。市人大常委会将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作为监督重点,推动市政府积极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出台了《瑞安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明确23个成员单位的具体职责,并在全市23个乡镇(街道)、514个村(居)配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督促部门通过规范化执法、人性化管理、数字化运作、高效化检查、长效化机制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社会成长环境。
“人大监督+联合执法”,强化监督有力度。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关注未成年人进酒吧导致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治安和刑事案件频发的问题,综合运用专项调研、明察暗访、拍摄专题片、“人大+检察”等监督方式将未成年人进酒吧、市场主体向未成年人售酒等问题纳入市政府联席会议议题,推进“未成年人进酒吧”专项治理。督促市政府召开酒吧专项治理联合执法推进会,成立全市防范未成年人进酒吧工作专班,推动市文广旅体局联合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制度落地以来首次专项执法行动,针对检查结果,相关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代表建议+人大督办”,落实建议有温度。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对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代表关切,加大督办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单位以扎实有效的举措高质量完成办理工作。如人大代表提出“安阳路、罗阳大道要设置未成年人安全出行设施,增设标识标牌”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人大代表、部门、街道“三方联动”,着力加强交办、督办等重要环节,推动安阳街道增设9个儿童导视、338对道旗,对辖区21个公交站台候车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确保未成年人安全出行;牵头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调研,组织人大代表到学校、社区,实地走访心理辅导室、社工站等活动阵地,并召开专题座谈会,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