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双桂乡酿酒“共富工坊”,车间内酒香四溢,十余名妇女身着统一蓝色工装,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分装、打包、封箱……干净利落、忙中有序。
双桂乡地处文成南部山区,是远近闻名的酒乡粬地。近年来,双桂乡人大瞄准当地酒粬制造优势,助力乡党委、政府与辖区企业签订共富协议,建立帝师酒业“共富工坊”,把山区农村劳动力拢到一块儿,组建一条条生产线。
人大引领,织密工坊联系网络。
2022年以来,双桂乡人大聚焦本地资源、供给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支持等“四张清单”,建议乡党委、政府整合人力、资金、技术等产业要素,瞄准当地酒粬制造优势,与辖区企业浙江帝师酒业有限公司签订共富协议,建立酿酒“共富工坊”。依托人大网格阵地,发挥网格智治作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的工坊服务体系。落实工坊结对联系制度,挂联片区人大代表徐雄华等人每周实地进企到坊、进格入网解决工坊困难诉求,已累计联系解决共富工坊问题5项,切实增强“醉美双桂情”共富工坊带富领富水平。
技术赋能,构筑工坊动力引擎。
双桂几乎家家都会做酒,但均以自酿自饮型为主,且民间酿酒一直是手工传承制作,受技艺高低不同限制,千家做酒千个味。基于此,双桂乡人大建议酿酒“共富工坊”开放酿酒车间生产线,积极吸纳民间力量参与生产,以平台共建实现技术共享,推动民间酿酒技艺的提升,累计培育酿酒技能人才50余人,实现双桂酒香“香飘千万里”。此外,深度挖掘“土专家”创富带富作用,组建酿酒技艺指导团队,通过统一生产标准、常态化技术指导,保障产品品质推动产业发展。现如今,双桂民间酿酒作坊由原来的不到10家增加至30余家。
产业延伸,放大工坊共富效应
“共富工坊”通过引进一条产品包装生产线,构建起“人大牵线、政府搭台、村企合作、农户参与”的共富模式,实现企业用工稳定、村民就业增收的“双向奔赴”。目前双桂酿酒产业年产2000余吨,销售额达9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农户每个月都有4000多元的稳定收入。酿酒“共富工坊”还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阵地资源,为职工提供临时休憩、休闲娱乐等活动场所,通过梳理职工需求清单,领办民生实事7件,开展健康义诊、子女托管、免费助餐、送戏下乡等暖心服务活动20余场次,辐射350余人次,助托起山乡群众家门口的幸福生活“共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