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牵引,坚持实用实效,聚焦三个关键全力破解常态化运营难题,使基层单元更有活力、更可持续、更好发展。
一是推动人大核心业务下沉清单化。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指导各乡镇人大系统梳理人大参与立法、监督、决定、代表等核心业务进基层单元重点事项清单,全年度、全流程、全覆盖地将各项工作有机嵌入基层单元“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场景,要求各乡镇人大每月制定进站工作安排表,确保人大和“一府一委两院”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
二是推进基层单元建设标准落地。将“一屏二码三员四室五功能”作为基层单元建设标准,全面推动建好用好人大基层单元,确保代表联络站“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情常联”。让人大代表履职动起来、热起来,让应用场景在具体工作中用起来、跑起来,让联络站基层单元真正活起来、强起来。如,灵溪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今年以来已组织机关工作人员进站80多人次,切实向代表和选民通报重要工作,反馈代表议案办理情况,回应解决人民群众的普遍关切;宜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今年以来已组织人大代表进站115人次,提出代表建议38条,并都得到满意答复和有效解决;望里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营商环境提升“代表找茬”活动,通过收集意见建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镇营商环境进行评估问效,及时发现、交办和解决营商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实现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全天候。在全县18个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均设立代表照片墙,同时在学校、医院、企业、村办公楼等人大代表所在选区均设立代表身份牌及“代表码”,群众可以通过扫码向代表反映问题,动动手指就能直接反映心声。通过“群众码上提,代表马上办”,有效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真正把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植到基层。如南宋镇人大将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1名市代表、5名县代表和53名镇代表)编入代表联络站,落实“代表码”联系制度,今年以来发动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监督提交意见建议数161条、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提交意见建议数102条、收集处理民情民意数179条,代表和群众纷纷称赞代表码的高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