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平阳县昆阳镇人大:优化“人大代表+”模式,激活代表履职“源头活水”

发布时期: 2023-07-10 信息来源: 平阳县县本级 作者: 崔璐璐 缪克宇

平阳县昆阳镇现有选民10万多名,拥有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188名。为了能够高效率、高活力组织好代表队伍、发挥好代表作用,昆阳镇人大通过建立优化“人大代表+”模式,找到“泉源”、凿通“泉眼”,真正使代表的履职热情不受挫于机制、代表的履职空间不受限于平台,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真正让代表“动”起来,履职“活”起来,人大工作成效“实”起来。

优化“人大代表+群众”联结模式,助力化解民生难题

平阳县昆阳镇人大关注群众身边事,聚焦群众心头忧,坚持深入群众,倾听民声、回应民愿,努力打通代表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一是联系群众“全天候”。建立“三联”机制,选区“联”,建立代表-村社(选区)“1+1”、代表-群众(选民)“1+5”工作机制,实现反映问题有方向、问题跟踪有对象。“码”上“联”,依托基层单元建设为各级人大代表配置专属“代表二维码”,实现代表接待选民全时段、群众反映“零距离”。站外“联”,定期举办代表·群众“拉家常”活动,以主题沙龙、宣讲活动形式,进基层、入村社,发挥代表“专项技能”,为群众答疑解惑,增加代表履职获得感、服务群众满意度。二是意见收集“广覆盖”。全过程收集、分析、处理群众建议,以“建议”入心推动监督“务实”。转变拓展代表接访方式,从“坐着等”拓展为“走出去”,通过暗访检查、专题调研、定向视察、工作评议等十余种方式,做好反馈和跟踪督查,直到问题解决。近两年,收集民生热点类群众意见建议220余条,协调推动了昆阳镇北山水厂供水保障、昆阳镇人民路塘河桥和垟水台桥拼宽工程、凤湖公园次入口桥梁工程建设等十余件重点民生问题的解决,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三是出谋划策“有点子”。采取“人大代表集中视察”和“专业代表小组视察”相结合的方式,将代表视察活动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多角度开展代表视察活动,全方位拓展代表履职视野。坚持“一月一集中”,紧紧围绕交通建设、民生保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多个领域,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的集中视察活动,坚持“小组活动周周有”,各专业代表小组每周提交小组活动计划、上报活动成果,并结合建议提出情况和跟踪落实情况对小组内每位代表进行履职赋分,确保履职有激励、有实效。

优化“人大代表+企业”帮扶模式,助力提升营商环境

昆阳镇人大积极探索代表助企服务方式方法,引导代表将助企的“脚步”主动迈向视察一线、监督一线,以代表“主动”促成更大合力。一是出“站”服务纾困解难。明确代表联系负责制,按照企业属地原则,将全镇200余家“四上”企业划分为10个区域,由联系片镇人大代表直接负责。建立闭环跟踪“三张清单”,责任代表每月至少与联系企业沟通一次,清单化、条目式收集整理企业生产、员工生活相关问题清单,及时向镇人大反馈“建议清单”,并跟踪镇政府办理情况结果清单。目前已累计解决各类问题50多个,有力促成“代表寻忧、政府解忧、企业无忧”的良性循环。二是“进站”座谈集思广益。今年来,镇人大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先后组织来自经济、企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开展座谈会5次,共接待各类企业负责人10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0余条,意见建议均通过基层单元平台得到了有效流转和及时反馈。三是联合督查力促实效。设立每月“营商环境监督日”,由镇人大代表与镇考绩办、镇纪委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护航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督查组深入辖区企业、镇机关单位开展“零距离”走访检查,反馈事项由镇人大负责督办,今年已累计下发督查通报3期,优化企业办事流程8项,解决企业反映诉求20余条,护航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向优。

优化“人大代表+村社”发展模式,助力实现共富目标

昆阳镇人大坚持将发掘、发挥代表“履职智慧”作为激发代表履职活力的重要路径之一,帮助代表在共富大背景下,精准发力、有效发力、充分发力,找到代表履职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一是聚焦“赛事”,提升村社活力。借亚运赛事契机,推动代表履职从“共富”建议到参与“共富”实践转变。组织人大代表充分挖掘村落生态、文化资源,以赛事赋能乡村振兴,深度参与湖屿龙虾音乐节、平阳首届和美乡村半程马拉松、“谢侠逊棋王杯”象棋赛、南拳争霸赛等一系列活动赛事谋划过程,提出各类建议20余条,助力打响“赛事+文旅”金名片。二是找准“头雁”,赋能产业发展。以锻造强劲代表队伍为目标,充分发掘和组织人大代表中的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发展“大户”,聚焦粮油、小龙虾、马蹄笋、番茄等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创建“人大代表+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形成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的“头雁效应”,引导广大村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特色产业发展中,目前全镇共建立8家“共富工坊”,示范带动农村群众参与441人。三是借力“乡贤”,吸引项目落地。积极用好乡贤人大代表愿意支持、有能力支持家乡发展的心态和愿望,引导乡贤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施”为出发点、落脚点,落地省重大文旅项目珑玥潭欢乐谷、温州首个丛林型卡丁车基地、全市最大稻虾共生园等12个精品旅游项目。2022年项目落地后,带动村集体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27%、32.16%,昆阳村社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结果,业业增收致富”的良好态势。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1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