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的城市发展已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进入“精建精美”阶段,作为典型的有机更新项目,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城乡风貌样板试点名单。乐清市人大时刻跟踪项目改造进程,把牢两个方向转型,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更新活动,努力提升城市温度。
做牵线搭桥的“媒人”,推进“蓝图式”规划向“实施性”规划转型。
一是摸清老城整体脉络。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成立“设计+建设+运营”调研小组,前往北大街开展前期调研。深入挖掘历史建筑,以提升老房子、修复古建筑为主的手法修复破碎空间和建筑形式,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记忆。二是牵头推进规划修编。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赴宁波慈溪、杭州上城区等地学习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运营的先进经验,提高规划的可落地性。三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协调政府部门、原产权人、市场主体等多元主体,注重城市空间利益的正当分配,强化规划操作性与指导性。
做人民群众的“娘家人”,推进“绅士化”规划向“参与式”规划转型。
一是深入走访调研。成立“人大代表+网格员+社区规划师”队伍,将代表触角延伸至家门口,收集街区住户真实诉求,自下而上形成需求融入街区规划,在保护老城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打造集居住、景观、游憩、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街区。二是发挥基层单元作用。依托“箫台听声”平台,对街区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开展协商议事。组织技术人员、部门科室、人大代表、附近住户代表等,针对线路景观打造、停车位、河岸护栏等内容充分讨论形成建议,在设计环节进行吸收。三是面上铺开征求。针对商圈设计、文旅融合等内容设计调研问卷,线上线下广泛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1436份,结合公众多元化需求优化丰富设计。在交通和水系分布的底图上结合历史文化打造街区八景,同时穿插口袋公园服务于周边居民,整合存量资产,让街区回归人、房、地合理关系,用时尚的表现形式焕发古城文化内涵,打造新型消费需求的体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