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县人大常委会全面对照省市人大关于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相关要求,总结提升首批创建经验做法,以点带面,系统推进基层单元建设。
一是聚焦阵地载体,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以实用实效为导向,探索推动代表联络站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共享法庭、社会治理中心、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等的共建共享,促进硬件整合、功能融合。指导珊溪、大峃等6个乡镇联络站优化选址布局、突出特色亮点,确保在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同时,打造一批以立法征集、侨乡文化等为主题的特色实体联络站。
二是聚焦数字赋能,应用场景落地见效。对标省人大“1512”体系和市人大“1261e”体系,全面更新配备联络站数字大屏,规范设置联络站码和代表码,结合“代表进网格”扎实推进代表亮身份工作,促进社情民意收集全天候。全面承接、应用省市统建功能模块,加快“乡镇长有约”“联民服务日”等乡镇人大创新品牌的数字化改造,努力打造更多特色应用。
三是聚焦联系服务,丰富履职活动开展。健全“代表吹哨,部门报到”“领导点题,联络站汇民意”等联系服务机制,要求“一府一委两院”及政府部门负责人、领导干部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等每年至少进站开展1次主题接待,使民生关切得到及时回应、解决。去年以来,全县已有14名县级领导干部代表、23家职能部门负责人进站,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和“关键小事”。
四是聚焦机制创新,力促核心业务下沉。探索业务下沉新方式,让基层单元运作更实、更活。确定若干社会关注的立法征集、联动监督、重大决定等事项,常态化发布履职任务,项目化、清单化抓好组织实施,把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渗透到基层、落实到基层。今年以来,围绕常委会年度监督议题、议案处理建议办理、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等事项,下沉开展专题调研活动80余次,进一步厚植人大履职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