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年来永嘉县人大代表建议工作成效不佳的现状,县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成立课题调研组,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着力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实现代表建议工作质效双提升的新路径。
2021年永嘉县乡人大成功换届以来,代表的民主政治意识和履职积极性均有明显的提升,代表建议数量和参与提议人次较往年也有提高。县人大代表建议工作也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助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但对标新形势、新任务,在各环节上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代表建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人大代表所提建议质量不高,所提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以致影响后续建议办理工作的质量。一是调查不深。有的代表在撰写建议之前,对政策理解不透,或没有认真细致地深入一线调研,提出的建议缺乏可操作性,承办单位难以落实。二是重视不够。有的代表思想不够重视,为了提建议而建议,所提建议寥寥数语,表述不清,分办单位和承办单位难以了解代表的真实意图。三是考虑片面。有的代表仅从自身利益和认识出发,缺乏全面考虑和大局意识,所提的建议个人化、片面化,没有代表大众的心声。
二、建议分办有待提速提效。一方面交办不够及时。调研发现,整个分办时间跨度较长,而建议办理时间短,不利于各承办单位提前安排工作。另一方面分办不够精准。在分办建议时,缺少“向代表征求建议意向办理单位”这一环节,导致一些建议未能精准交办职能部门;或涉及多部门的建议,难以确定主办单位;部分建议还会发生“回娘家”的情况,致使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
三、建议办理效果还有差距。一是面商制度落实不到位。“三访”会商制度基本落实,但部分单位与代表的协商沟通停留在“文来文往”“电来电往”的模式中,没有与代表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交流。二是建议办理效果不明显。一些代表反映的问题一时得不到有效解决和答复,致使变成“建议年年提、问题年年在”的恶性循坏。还有一些因财力紧张、政策支撑不足、管理权限等限制暂时难以解决或需跨年度办理的建议,承办单位没有建立备案制度,没有制定分步工作计划,最后不了了之。三是答复内容缺乏针对性。有的承办单位给代表的书面答复内容只是简单用工作总结、汇报简单拼凑,缺乏针对性。有的“换汤不换药”,在往年的相关建议答复上稍作修改。
四、监督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是过程为主,结果考评不足。当前对建议的督办更多的是看承办单位有没有把常规的几个办理动作做到位,有没有按时答复代表。而对建议所提的问题是否真正解决落实缺乏督查考评,对承办单位不能解决的原因是否客观存在,还缺乏深入的探究,对建议的“办成率”不够注重。二是内部为主,社会公开不足。每年全县建议的基本情况、办理进展、办理结果、代表评价情况的社会公开度不够,群众鲜有人知。三是主观为主,客观评价不足。代表对建议办理结果的评价反馈是最好的督办方式之一,但在实际中,每年《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意见反馈表》中的“对办理落实工作的具体意见”一栏几乎空白,部分建议的评价打分不够真实,存在“被满意”现象。
为此,永嘉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办理机制,规范提议程序,精准分办建议,落实面商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实现代表建议工作程序民主;要建立“三级”督办体系,强化县政府督查监督,优化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扩大社会公众监督,确保代表建议工作成果民主。通过健全和完善代表建议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实现代表建议提出和办理工作的质效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