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人大常委会高质量、高水平履职行权的看家本领和致胜法宝。近年来,苍南县人大坚持调研开路、调研开局,努力做到坚持三个“度”,把调研活动推向深入。
一是坚持调研选题有准度。围绕县委锚定“1+5”,赶考共富路,奋战“五个迈进”的部署要求,2022年初根据全县重点项目和群众密切关注的教育、卫生、养老、交通、水利等事项确立监督主题,形成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群众同心的工作格局。2022年,已组织600多人次开展50余次专题调研活动,精准提出意见建议350余条,多项调研成果引起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转化为政府的实际工作,有力助推了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坚持人大工作为人民的理念,围绕群众关心热点问题开展调研。近年来,县城灵溪镇中心城区多次发生内涝现象,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密切关注,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将县城排涝能力建设情况纳入县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监督工作安排,督促县政府加强县城排涝工作的推进力度,并成立调研组视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开展易涝点应急整治、区块管网整治、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活动,以主任会议听取县城排涝能力建设情况为契机,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助力县城内涝情况大幅改善。
二是坚持调查层次有精度。苍南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工作需要,通过推荐和代表自荐等方式,组建苍南县人大若干个专业小组,集合相关行业、专业领域中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熟悉法律法规的人大代表,涵盖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县人大常委会还安排1名主任会议成员和1-2个专工委对口联系,搭建日常沟通交流机制,协调专业代表小组对政府部门进行调研、视察、督办等工作,督促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同时经常性地听取专业性建议,将其反映的重点问题纳入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调研30余次,提出专业解决意见39条,采纳39条。专业代表小组让调研活动更加专业、更为精准、更有效果。同时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内外结合,既组建专业调研队伍深入基层一线看现状、听真话、摸实情;又赴外地学习考察,充分汲取先进地区“养分”,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吸收借鉴,有效提高了调研报告中意见建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是坚持成果转化有力度。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是开展调研工作的最后一步,也是确保调研成效的最关键一环。一方面,积极推进列席代表参加人大常委会会议常态化询问,督促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应答、作出承诺,全力发挥好人大代表其植根人民、知情知政的优势力,促审议意见掷地有声、言之有物;另一方面,重视成果转化交办方式,抓好调研报告的撰写、报送、传阅等环节,及时进行讨论审议和修改完善,并以专题调研报告的形式呈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研阅,以便调研成果得到及时研究采纳。同时,不断强化人大督办跟踪落实力度,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活动,开展跟踪监督和审议,及时掌握落实情况,促进调研成果更好地向现实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