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泰顺县人大: 助力擦亮“中国廊桥之乡”金名片

发布时期: 2023-12-18 信息来源: 泰顺县县本级 作者: 周来方

泰顺县作为“中国廊桥之乡”,15座古廊桥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浙木拱廊桥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

近年来,泰顺县人大常委会以《温州市泰顺廊桥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21年8月实施)立法执法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助力守护廊桥这个“精神家园”,助力走出一条以廊桥展示城市、滋养精神、赋能共富的发展之路。

一是以法治之力守护“条例实施”这条底线。2021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设专章支持检察机关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公益诉讼;推动出台《泰顺县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协同实施办法》,实现执法司法数据贯通;聚焦建立事先预警机制和应急保护模式,推动“廊桥监管保护一件事”数字化改革,打通文旅、消防、水利、气象、资规、执法等多部门数据,实现廊桥精准画像、集雨区气象预报、桥身温度异常和烟雾警报等功能,以“AI智控”为廊桥保护配备智能“新保镖”,构建形成廊桥保护“日常监管+文物执法+司法协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为开展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和廊桥申遗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是以监督之力打造“廊桥风貌”这条靓线。自《条例》于2021年8月1日实施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3次专题听取了《条例》实施工作的情况汇报,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2次执法检查,牵头研究推动廊桥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就实施细则出台、协同管理机制建立、“一桥一策”谋划提升、文旅融合等方面向“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提出了意见建议。依照《条例》推动制定廊桥负面空间清单,明确建设控制地带建筑物“选址、高度、体量、造型、风格、色调”与廊桥相协调,将建筑美学融入风貌区建设;专题调研“廊桥之乡”县域风貌区建设,督促相关部门、属地乡镇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推动廊桥周边洁化、序化、美化,以廊桥文化引领全域风貌提升,“廊桥之乡”省级风貌样板区成功创建。

三是以联动之力谋划“廊桥经济”这条高线。深研桥之精粹,从摸透廊桥历史、内涵、价值出发,参与组织7届中国廊桥文化论坛、5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的优势,动员代表中的发展“能人”、产业“大户”加入新时代“廊桥工匠”,以文学、影视、舞蹈、音乐、石雕等艺术载体,推动廊桥文化融入生活、深入人心。持续三年专题督查廊氡旅游度假区创建,督促区域内重点项目建设,提出廊桥系列文创产品策划、廊桥与古村落文旅联动开发、区域民宿农家乐建设等有关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方面意见建议48条,助力谋划打造“我在廊桥等你”大型山水实景秀,全国唯一以廊桥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