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沙头镇人大:促文旅深度融合 看“未来乡村”破茧成蝶

发布时期: 2023-11-20 信息来源: 沙头镇本级 作者: 李好

近年来,沙头镇人大充分发挥职能,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持续发挥作用,助推乡村风貌提升与美丽经济齐头并进。

一是当好“联络员”,擦亮产业“金名片”。沙头镇人大积极谋划,常态化组织开展代表履职活动,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讨论,为珠岸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针对旅游引客、留客难、农产品“上行”难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打响永嘉书院品牌,辐射带动乡村民宿和餐饮业由“从无到有”到“遍地开花”。在代表们解说和鼓励下,不少村民利用闲置民房开办起农家乐、民宿,仅餐饮、住宿每年就能为当地村民创收600多万元。珠岸村党总支书记陈光强介绍,“目前,我们全村有13家农家乐、15家民宿,可以提供三百多个床位,本村种植的农产品基本上可以内部消化掉,也不用拉到其他地方去卖了。”

二是当好“监督员”,打好生态“绿色牌”。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沙头镇人大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对沿线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督查,对相关村社房前屋后杂乱、电网搭挂线路不美观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引导干部党员、村民先后拆除旱厕、小屋、违建乱搭680座,清运各类垃圾1千多吨,平整低洼水塘2000多平方米,齐心扮靓乡村底色,珠岸村先后荣获市“千百工程”村庄整治合格村、市生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86岁的村民陈康珠见证了珠岸村从“空壳村”到“美丽村社”的华丽蜕变,他介绍:“以前环境脏乱差,厕所都很臭,后来进行环境整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提高了很多,和以前相比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是当好“服务员”,探索共富“新道路”。沙头镇以人大代表联络站及代表码为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优势,认真倾听村民的“牢骚话”“急难事”,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长。在沙头镇人大的协助下,珠岸村脏乱的中心湖整治后成为村民休闲广场,荒废老房子改造成“聚贤堂”,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为帮助村内儿童的成长与学习,打造了儿童之家,植入阅读区、活动区、科普站,有序推进“三线”落地、配套公厕、溪边游步道、照明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风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流彩珠岸”正变得流光溢彩。

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提升、产业的发展使得珠岸村破茧成蝶,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