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瓯海区三垟街道人大以湿地公园建设为主线,围绕助力“三个一号工程”谋划布局,着眼统征统拆后农民“失地失业”的困境,从“拓开来、走进去”做好助力文旅经济发展的文章。
一是谋“思路”,进一步聚力产业振兴牵引。统征统拆前,湿地内80%以上农户以种植瓯柑、菱角自给谋生,拆征后有较大部分村民因“高不成低不就”长期无业,加之支付购房、装修款而“坐吃山空”,甚至闲来涉赌“倾家荡产”,成为一个亟需关注的社会问题。瓯海区三垟街道人大高度重视特色产业发展与被征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将其列为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联动市、区两级代表提交人大建议案,与温州市生态园、瓯海区人社局多次召开主题座谈、专题研究,推动成立三垟湿地“瓯柑精品文化园·共富工坊”,通过“生态园+属地街道+强村公司”三方联建,打造“集体入股、劳务参与、产品购销、利益分配”新型利益共同体,通过该项目强村公司每年可直接分红750万以上,为其56个股东村每年每村新增10万元以上收入。
二是辟“出路”,进一步保障项目落地建设。主动谋划靠前服务,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将助力文旅发展、湿地生态保护写进街道人大年度工作计划,定期组织代表开展走访、调研等活动,近年来助推项目攻坚,督促三垟湿地北部片区、五福源、榕树园及南仙堤景观线等文旅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建成花溪花岛、南仙堤二期、湿地阳台等主要景点串联而成的“动区”大环线;常态化开展“代表共谋发展,助建大美湿地”主题活动,提出引入茶室、咖啡、简餐等休闲业态建议,参与温州市委党校、温州大学等合作,开展各类委托培训项目,深化惠民旅游、研学项目、文旅活动等文旅体验项目策划,为集“红色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传承、名士乡贤文化传承、生态物产与民俗传承”为一体的乡情民俗馆建设建言献策。
三是拓“道路”,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履职新途径,通过代表“入村式”引导宣传,融合创客空间,加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掌握、再就业适应能力,推动建立瓯柑精品园项目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湿地公园公益岗位优先政策,去年定向招收长期产业工人12人,临时工1000人次,为三垟当地农户带来劳务收入150余万元,进一步推动村强民富企赢;开展“跟代表游湿地公园,听代表讲三垟历史”分享交流会,宣传湿地水乡、瓯柑特色文化品牌,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旅融合共生双赢,促进人大制度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