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鹿城区山福镇人大:发挥代表作用 助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发布时期: 2023-11-14 信息来源: 山福镇本级 作者: 陈开拓

好“环境”造就好“地瓜”。今年以来,鹿城打好“政策+服务”组合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人大代表积极搭桥牵线,加强政策宣传,大力助推家乡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海外招商引资,引华侨回归撬动家乡发展

开展海外招商引资是山福镇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山福镇人大在这项工作中通过海外视频连线等各种方式穿针引线,推动海外招商引资工作,引回多位海外华侨回乡投资,第一位招引回乡投资的华侨便是程建兵。程建兵,来自温州鹿城山福镇驿头驿阳村。他在上世纪奔赴土耳其创业,从事餐饮业20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是土耳其中国工商会常务会长。一次,程建兵从土耳其回到温州探亲,镇人大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找到程建兵,“搬出”招商引资的政策,大力鼓励其回乡投资,经过和镇人大的沟通后发现家乡变化很大,也适合回乡投资创业。同时,看到温州经济繁荣,机遇更是无处不在,就思索着能不能把他在土耳其从事餐饮多年的经营模式和经验复制到温州。于是他毅然回国在温州开了家土耳其餐厅,将土耳其特色烤肉带回家乡,给温州的“饕餮”们带来又一异域美食体验。

在当地政府及人大的支持和帮助下,程建兵依托山福当地的田园特色和人文资源,成立了驿头驿阳文旅有限公司,立志打造驿头高山田园综合体和程家大院。综合体将主打“田园畜牧”和“高山花海”,借助本土经济优势,以项目地处城郊优异的区位为基础,集高山畜牧养殖、特色民宿餐饮、蔬果采摘观赏、订单式鲜切花种植、全龄段度假休闲、亲子自然教育等功能为一体,不仅能带动山福农家旅游业发展,也借此吸引更多的海外华侨及新生代华侨回乡创业创新,助力共同富裕。

“程家大院”不仅有当地原汁原味的农家菜,也有土耳其引进的特色烤肉;不仅雇佣村民作为民宿职工,还直接从农户处收购农产品,带动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帮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增收的美好愿景。程建兵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想法获得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很多外出已久的村民得知消息后都表示愿意将家乡闲置的房屋交由他打理。程建兵也打算借此来打造特色集体民宿,形成集群效应,助力家乡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振兴乡村产业,以美丽乡村点亮“美丽经济”

盛夏时节,驿阳村乡村沃野游人如织,生态采摘、暑期研学的火热流量,正为这座小村带来全新动能。驿阳村坚持乡村产业振兴铺就强村富民路,大力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农业、绿色生活、资源利用”乡村循环产业链。

在镇人大代表、驿头驿阳村村委会副主任程小飞的带动下,村集体牵头组建政策处理攻坚队,包网入户集中流转全村土地,整合土地资源,承包给种田大户,打造富硒粮蔬、订单农业、瓯柑杨梅农业特色基地,规模化种植推进农业废弃物减量,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达100%,首批订单已帮助村民年增收超30%。

朝着共同绿色增收目标努力,驿阳村绿色产业场景越来越清晰且丰富。除了农业特色基地,驿阳村还创新生态循环乐园,将50余亩臭鱼塘改造为可游可吃的鱼荷共生观光共享田园,构建丰富水生植物体系和水生态平衡。并大力引进蚯蚓堆肥等新兴技术,打通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堵点,探索厨余垃圾、农田秸秆和动物粪便就地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全链条构建产消一体化模型,畅通生态农业内循环。

如今,以感受乡土气息、拥抱亲近大自然、品味农家菜为目的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趁着“鱼荷共生园”正火,该村还计划在村头打造一片农家乐集群,把荷塘、共享菜园、农家乐、民宿等点位串珠成链,推出一条集 “吃、喝、玩、乐”周边短途乡野旅游路线,让驿头驿阳村真正变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今年以来游客量超10万人次,每年给村民带来增收,实现无废理念与经济效益融合统一。

深化政银合作,造“共富工坊”润泽乡村沃土

在全民电商时代,人大代表又能如何助力群众共富?山福镇人大通过鹿城农商银行董事长陈国敏、鹿城农商银行临江分理处主任夏蒙蒙两位区人大代表,加强镇政府和鹿城农商行之间的联系,深化政银合作。山福镇与鹿城农商银行举行“丰收山福”签约仪式,打造以“丰收山福”为载体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交出筑基护航的山福答卷。

签约仪式上,鹿城农商银行还向山福共富工坊授信20亿元,同步成立银发集体生日会公益基金,以金融“活水”润泽乡村振兴沃土,精准助力“扩中”“提低”。“这20亿元的授信额度主要将用于山福镇18个行政村所辖村民整村授信的补位贷款,配合公益基金,助力山福在推动‘和美乡村’建设中更好地联动社会资源,强化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龄段服务对象的服务保障。”鹿城农商银行饶倍斯介绍。

为突破“七山二水一地”的限制,山福镇人大代表通过深入群众,了解农户种植营收情况,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农户流转土地,再以农业招商的方式流转给需要种植经营人的方式,突破农产品生产瓶颈,接二连三推出杨梅、荸荠、锥栗等一系列“福”字特色农产品,形成千亩规模种植基地……昔日荒山摇身一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村里的农产品销售方式依旧延续老一套,主要依靠农户个人进行售卖,销路狭窄不说,“各自为营”的模式也使得信息无法共通。在此背景下,“共富直播间”应运而生。该直播间将山福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帮助农户直播带货。让这些纯天然绿色农产品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飞到了千里之外人们的餐桌,也让村里的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第一次上直播间的时候我还有点不敢看摄像头,现在已经能对着摄像头侃侃而谈了。”区人大代表夏蒙蒙说道。

山福镇人大将持续聚焦三个“一号工程”,以打造共富工坊为契机,助力乡村振兴。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