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泰顺县百丈镇人大:“三步走” 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践行

发布时期: 2022-08-03 信息来源: 百丈镇人大 作者: 潘淑芬

近年来,百丈镇人大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等,不断深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百丈落地生根。

一是完善民意表达平台,全覆盖搭建“民主之网”。被誉为老百姓“说事的驿站”、代表们“办事的娘家”的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络室,既解决了闭会期间群众不知道代表在哪里,如何反映诉求、监督代表的问题,又解决了人大代表闭会期间“有组织、无阵地,有活动、不经常”的问题,已然成为百丈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主阵地。站室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线上:通过微信、短信等媒体手段,接收选民反映问题。线下:每月10日在“站室”开展选民接待活动。“门诊+出诊”接待方式,门诊:在“站室”组织代表学习,接待群众来访。出诊:代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等系列活动。开展“四访四助”活动,点题列纲引导人大代表带着问题进企业、进村(居)、到网格联系选民,今年共收集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10余件。

二是深化“农家板凳会”,零距离架起“民主之桥”。百丈镇人大为确保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保持“全天候”联系,以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依托全镇144个网格设立“农家板凳会”,每个小院辐射5到8户农户,承担网格单元内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职能,让选民搭上了“民情直通车”,把履职“触角”延伸到“最小单元”,通过“小板凳”这种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崭新便捷形式,听到了最基层最末端人民的声音,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全镇共有60名县、镇人大代表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已形成144个单元网格—60名人大代表的阶梯式、全覆盖模式。60名代表都下沉到“小院”,并且以代表骨干为“院长”,形成“网格长—网格员—小院院长—人大代表—农户”的基层组织联系服务架构,在实现农户联系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说问题、诉烦恼、表诉求、提建议”的平台,开启了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新格局。人大代表进农家小院除了对工作制度、年度计划、代表信息等进行公开以外,每位代表都有专属履职档案,他们半月至少进小院活动1次,接待5名以上选民。通过在代表和群众之间“铺路搭桥”,让人大代表离百姓近一点,再近一点,让民主离百姓近一点,再近一点。自活动开展以来,百丈镇各小院通过开展走访联系群众等活动,共收集群众反馈的各类问题、意见和建议70余件,均已答复,得到群众广泛的肯定和认可。

三是聚焦人民群众关切,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设计图很好看,我们非常开心。” 近日,应邀参加叶岸山大桥测绘的飞云湖村民王小峰欣喜不已。投资1.4亿元叶岸山大桥是百丈镇及库区周边老百姓盼望了20多年的希望之桥、共富之桥。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2015年1月起在百丈镇全面推行,整个流程真正体现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真正让群众的呼声能落地有回响,最大程度把人民的意愿体现到票决制工作中,真正把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忧之事办实办好。10件民生实事项目是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嵌入代表票决后成为体现人民民主的“大事”,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化解基层治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人大代表被人民群众称为“说话管用、办事顶用”的代表。百丈镇人大充分发挥在民生实事项目全过程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集体视察、专题调研、座谈会等活动,确保了民生实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民生实事票决产生后,最终干得“实不实在”,还需人大代表来“验收”。每年的人代会上对上一年度的民生十件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均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均为满意。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