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文成县玉壶镇人大代表芦才花:以花为媒 带头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

发布时期: 2022-05-05 信息来源: 玉壶镇人大 作者: 张友新

春暖花开时节,在文成县玉壶镇龙一村,200多亩闲置农田摇身变成的油菜花海,成了“网红”景点,每天吸引着上千人来此赏花和拍照。油菜花开出的美丽经济,托起了村民的共富梦。

“种植油菜花每年可为每户村民增收7000多元,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20多万元。”文成县人大代表、玉壶镇龙一村党支部副书记芦才花看着这片花海,心中荡起阵阵涟漪。

“没有让老百姓失望,真好。再苦再累都值了。”芦才花长舒了一口气,这片金灿灿的花海培育之路有太多不易。龙一村受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限制,发展一直受限,村民的经济来源基本仅靠种地、养鸡来实现。

在多年的进站接访中,芦才花了解到老百姓迫切希望能通过好项目好政策,盘活村里闲置资源,通过双手改变经济薄弱村的现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荒田也能变绿山变金山。”芦才花通过积极走访村民,结合龙一村实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将目光转向了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016年7月,当了解到玉壶镇计划建设美丽田园后,芦才花抢抓机遇,积极向上争取。2016年8月,玉壶镇实施龙一村土地开发项目,计划将龙一村长满杂草的200多亩荒田种上油菜花。

项目有了,新的难题却出现了。“你们是来骗钱的。”“打理油菜花费心费力,我们才不种。”有些村民的不理解,让项目实施一度受阻。

“三年时间做不好,你们来找我。”芦才花向村民立下军令状,“我们的心是一样的,都希望村庄发展,大家一起富起来。”

一晚做不通思想工作就两晚、三晚……那段时间,芦才花发动同片区人大代表,晚饭一过就驱车到村民家中,以心交心,一户户做深做细思想工作。

看到人大代表们百折不挠地“来访”,村民们的心也融化了。

2016年9月,依托美丽田园建设,龙一村田园迎来华丽转身。玉壶镇实行县、镇、村三级田长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党建引领田园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下好田园环境卫生和整治升级的“先行棋”,内外齐修做好“田”文章。

同年10月,为了让龙一田园“颜值”与“经济”并存,玉壶镇打好田园与花卉相融合的“组合拳”,采取统一花种、分包落户的种植方案,由片区人大代表带领150户村民参加田园花卉种植。除了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外,镇政府还制定激励政策,达到规模种植的农户可以争取相应的补助资金。

今年2月,依托龙一村油菜花海这个网红景点,芦才花联合同片区人大代表齐心打好“花田经济”的“主动仗”,在花海里建设油菜花基地,不仅游客能在服务驿站里购买当地农产品,还能带着孩子在“儿童友好-童玩区”里度过美好的亲子时光。

“活了那么久,没见过村里那么热闹过。”97岁高龄的村民胡炼烛老人看着曾经冷冷清清的荒田变成现在游人如织的景点,激动地坦言变化翻天覆地。从曾经守着荒田零收入到如今在家门口“领工资”,农户们乐开了颜。

在芦才花的发动下,一些华侨也萌生了在家乡“入股”投建一些旅游、餐饮服务等配套设施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乡贤反哺家乡建设、支持乡村振兴,例如今年龙一村就有水云见·侨基础配套工程一期、龙一村旧城改造等8个在建工程项目,华侨的回归奉献为龙一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从荒田到花海,这一步,芦才花走了6年多。这一步,也给村民们带去了更多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希望。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农旅融合的方式,盘活资源,招商引资,打造一年四季不一样的花海,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村民共同富裕。”

看着眼前的花海,芦才花有了新的谋划。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