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瓯海区人大:构建“1+13+N”联络站格局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布时期: 2022-03-02 信息来源: 瓯海区人大 作者: 黄瑚

近年来,瓯海区人大常委会把代表联络站作为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载体,扎实推进规范化建设,形成了以区级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为龙头,在全区13个镇街分设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和若干个人大代表联络点,总体上形成了“1+13+N”的立体覆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

第一、以“五化”建设为标准,全面规范提档。一是硬件标准化,即按照必须和必要的原则,在场地、设备、人员等方面达到“五有”配置,确保有固定活动场所、有明显标牌标识、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必须办公设备、有丰富学习资料,做到全区一个标准;二是运行制度化,即健全接待处理、建议反馈的各项制度,保证联络站各项工作有序运行;三是活动多样化,即积极创新活动方式,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元的接待活动,让代表走进来、让群众靠过来,让联络站活起来;四是成果实效化,即通过实体化运行,追求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更好地发挥联络站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联系服务群众、传递社情民意、推进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作用;五是全程数字化,即全面对接全省人大数字化改革平台,依托温州代表工作应用场景,做到整个过程数字化记录,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一屏掌控”。目前,全区代表联络站均按照“五化”要求进行规范提档升级,实现了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行。

第二,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载体,切实发挥作用。各级人大围绕党委中心,结合属地实际,积极探索“人大代表联络站+”做法,形成了区代表联络总站“常委进站接待”、新桥街道“每月一督”、娄桥街道“六五接待”(即发布公告、日常接待、理出对策、专题调研、主题接待和落实督促“六步走”接待模式;当场回复、核实后回复、交站所办理、跟踪督办评议、交上级人大转办等“五处理”工作方式)、三垟街道“民生三问”(“问需”民生诉求、“问效”民生实事、“问政”民生安置)、南白象街道“公园夜聊”、丽岙街道“以侨架桥”、郭溪街道“代表督事”等一批特色接待方式,使代表主题接待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人民日报》《人民代表报》等媒体,多次刊发瓯海代表风采、代表联络站故事。

第三,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目标,助推社会治理。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现实关切问题,2021年各级代表进站306人次,开展集中主题接待118次,联合政府部门开展接待18次,接待选民2100余人次,转办、化解问题114个,如小区“僵尸车”处置、夜间搬运扰民、社区巴士线延伸等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相关政府部门也依托这一平台,进站开展政策宣讲、立法意见征集、代表建议面商、矛盾纠纷化解等活动30余次,有效搭建了政府与老百姓及时互动的平台,在推动基层民主政治,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