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龙湾区人大:三个“全”打造龙湾特色基层单元品牌

发布时期: 2022-11-09 信息来源: 龙湾区区本级 作者: 林汐澄 吴玉宇

龙湾区人大常委会锚定基层单元建设“联、商、督、促、智”功能定位,创新活动载体机制,通过“站内+站外”“固定+移动”“接待+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使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民主协商的重要平台、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

一是全速打造“周三代表有约”品牌。为进一步强化人大民意专有渠道作用,培育代表服务意识和群众应用惯性,全区11个联络站统一周三为固定接待日,在全区推广“周三代表有约”品牌。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常委会各委室及街道人大工委编组排入区总站,各级人大代表全员编入各街道站点轮值,制定全年接访安排,保障联络站大门常开、活动常办。整合领导干部人大代表进站、局长面对面、建议督办面商、民生实事监督、代表论坛等活动载体,全区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见活动”的工作格局。

二是全域推行“代表进网格”机制。对接基层治理体系,将全区各级代表力量全部下沉到选区网格,226名代表联系602个网格,形成代表入格“一张网”。依托“民情民意”数字化应用,在网格内设立代表选民连心牌,通过亮身份、亮承诺、亮代表码,实现代表服务群众有点位,群众找到代表无距离。建立代表联系村居、企业、重大项目、重点人员“四张”履职清单,促使代表“走出去”深入选区网格,密切联系群众,快速有效收集民情民意、参与社会管理、宣传政策法规、开展网格小组代表监督,真正“为群众代表、为群众发声”,推动人大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是全力凸显“一站一品”活动特色。鼓励基层改革创新,从小切口场景入手,发挥基层探索实践作用,形成自下而上推广的试点引领,打造一批具有龙湾特色的基层载体。如永中街道人大工委探索建立议事员制度和民主协商制,创设“我的对面是你”“周二板凳日”等活动载体,促进人大代表与社区居民之间无距离沟通、全民主协商;海滨街道人大工委打造“选民说事”平台,把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重大项目、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事项,通过凉亭听事、代表问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五步工作法予以推动落实;永兴街道人大工委深化街道议政会工作,创新会前线上研讨+现场视察、会中分组审议+小组汇报、会后“三分三定”跟踪监督,进一步延伸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触角;海城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代表面对面”民情民意协商会,线上打通基层治理“四个平台”,便捷交办群众具体意愿和要求,健全意见收集分析处理反馈工作机制,提高问题解决效率等等。区人大着力推进星级代表联络站评比,推动打造更多示范站、特色站、主题站,打造“一街一品牌、一站一特色”新风景。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