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平阳县海西镇人大:一“站”连民心

发布时期: 2022-11-17 信息来源: 海西镇本级 作者: 黄少丹 崔璐璐

海西镇人大聚焦代表联络站功能提升和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两大方向,积极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下楼出院”,以及站内软硬件设施改造升级,为将基层单元打造成为便民亲民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展现基层单元建设实战实效打牢基础。

“码”的缘起

在海西镇人大,“代表码”“联络站码”一上线,就收到了代表和群众的好评和“追捧”,纷纷跃跃欲试。“‘扫码’反映问题确实增加了群众和人大的‘亲密度’,就好像是把代表本人或者联络站的名片发到群众手中,一回生、二回熟,成为可以信任的朋友就等于融入群众内部,人大的工作也就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干得更好。”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形容。今年9月,海西镇人大“下楼搬迁”后第一件事便是对联络站进行软硬件提升,新配了电子触摸屏等设施,同时制作了带有人大代表专属二维码的信息牌,村民只要扫码就可以随时随地向代表提出意见建议。“群众码上提,代表马上办”这一细微却巨大的转变,使海西镇人大看到了人大数字化改革和基层单元建设的巨大潜力。

“码”的妙用

近段时间,海西镇仙口村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利用保护重点村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中。村中的老街始于明末,一条护城河静静地在老街两侧的建筑中间穿梭流淌……

“仙口村西面护城河上跨桥挡路的两间违章建筑年限较久,影响交通安全,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些“陈年旧疴”不如趁现在整治村期间一起拆除治理掉。”日前,仙口村的群众潘先生通过扫描代表联络站上的“二维码”留言反映问题。不到一天时间就有人大代表联络了他,并整理出详细的问题清单反馈至海西镇人大办。根据问题的职责权属,海西镇人大办向仙口创建领导小组发出了催办单,随后平阳县人大代表、仙口村书记木立波,海西镇人大代表、仙口村副主任黄青华,海西镇人大代表、政策处理组组长陈光辉等相关人员迅速召开会议提出解决方案。既是人大代表、又是村干部,他们倍感责任重大,下决心要妥善解决好此事。村里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多次与户主进行沟通联系,十天后终于达成拆除协议。

随后,海西镇治水办、村两委、执法中队以及相关部门对该两间违章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拆除面积达260多平方米,县人大代表木立波在现场进行指挥调度,由于这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解决比较复杂,但在仙口村县、镇两级人大代表的督促的协调下,一项棘手的难题在距离群众提出的时间仅10天就办结完成了,既消除了危房及交通安全隐患,也获得了群众的“点赞”。

“码”的背后

“码”两端连着代表和群众,背后更是站着海西镇人大这一坚强服务“团队”。“团队”在加强基层单元建设同时,注重完善配套机制,大大提升了联络站接待效率和问题解决速度。在每月的代表接待活动中,根据意见建议种类打造了“三个闭环”:“一环”即对于群众意见建议,代表根据法律、政策或者协调等途径可以解决的,直接答复群众;“二环”即对于区域性意见建议,代表梳理汇总后提交到镇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统筹交办给政府相关部门;“三环”即对于全镇性的意见,以闭会期间建议方式,报经县人大常委会,转交县政府相关部门解决。

借助闭环机制,各部门协同配合更加密切,意见办理更加高效,群众满意度也随之大大提升。新站点的投入启用,让人大代表和选民群众的联系更顺畅、更便捷、更亲近。

仙口村的案例是海西镇人大推动基层单元建设实战实效的一个缩影。目前,海西人大基层单元管理平台已收到民意200多条,涉及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科教文卫、法治建设、经济建设、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海西镇人大通过数字化平台做好数据汇总、登记整理、问题交办、代表反馈、跟踪督办等环节,在充分拓展代表联络站 “联、商、督、促、智”五个方面的功能的同时,快速反应和解决了一批又一批“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为打牢基层单元阵地群众基础一点一点努力着。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