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戍浦江河道征迁工作早日完成,藤桥镇人大推行“三诊”工作法,有效推进戍浦江河道工作依法征迁、阳光征迁、和谐征迁。
一是“预诊”询进度,调研查看征地拆迁工作推进情况。“项目征地拆迁情况如何?”“老百姓怎样安置?”……为做好征迁工作的推动者和监督者,镇人大利用每月的代表活动,组织开展调研,走进戍浦江河道征迁现场办实地了解征迁进度。代表们在现场办,询问攻坚过程的难点痛点,查看档案密封管理制度,监督推进实行“一户一档”的统一管理模式。在调研活动中,代表们积极提出意见:建议提前将安置房建设纳入民生工程来谋划,力争各条项目早日完工、早日投运、早日让百姓受益。
二是“出诊”促和谐,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烈阳之下,镇人大走村入户,细致宣传拆迁安置政策,努力营造群众理解支持的浓厚氛围。在依法履行职责,深入一线联系群众过程中,了解到南岸村10户村民对拆征存在抵触情绪,人大代表一方面督促征迁现场办将房屋测量、赔偿标准等方面做到事事公开、件件透明。另一方面,依托代表联络站,对拆迁户村民的各类诉求做好记录,并根据排查和掌握的矛盾纠纷,多次主动上门沟通,与重点拆迁户算好经济帐,算好长远账、算好总体账,让拒签农户们做到放心签约,累计走村入户200余次。
三是“复诊”抓落实,人大代表情系民生助推现房安置提前。根据日常坐班及常态化走访,镇人大将收集到的拆迁户意见建议逐条梳理,最后整理成符合藤桥实际的“个性化”方案。8月16日上午,藤桥镇举行戍浦江河道(藤桥—河口段)整治工程第一批提前现房安置摸文大会。秉承依法合理、公开公正的安置工作原则,镇人大在这次摸文工作全程参与,现场监督。结合藤桥镇目前镇域范围内存量房源,调剂了55套农聚房用于提前现房安置,安置面积达4510㎡,帮助存在实际周转困难的拆迁对象,防止出现新矛盾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