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泰顺县人大:“四个协同”助力做大浙闽边合作“朋友圈”

发布时期: 2021-12-03 信息来源: 泰顺县人大办公室 作者: 周来方

泰顺县人大:“四个协同”助力做大浙闽边合作“朋友圈”

泰顺县是中共浙闽边临时省委诞生地。近年来,泰顺县人大常委会大力弘扬新时期革命传统精神,聚焦“新时代浙闽边合作发展先行区”战略部署,推动党建、交通、生态、产业“四大协同”,促动项目合作、制度共订、交流互访,助力做大浙闽边合作“朋友圈”。

一是推动党建协同。推动建立浙闽边县级人大定时合作交流机制,强化常委会领导层面互访,今年1月7日、3月19日,分别与寿宁县、文成县签署合作协议。各级人大代表调研在一线,推动制定出台《浙闽边界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泰顺行动方案》,梳理需福鼎市支持协调问题事项清单,累计开展合作交流40余次,推动组建4个县级省际党建联盟、15个乡镇省际党建联盟。紧抓今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纪念中共浙南特委成立85周年系列活动的契机,推动整合串联浙闽边区域内超20处红色景点,打造5条省际红色旅游精品线。

二是推动交通协同。继续弘扬人大常委会领导在一线抓交通的传统,助力浙闽边15个县(市)区域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成功召开新时代闽浙边区域综合交通发展大会、闽浙边区域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研究编制座谈会,闽浙边区域综合交通协同发展秘书处成功设立,泰苍高速完成初步设计,人大多年推动的泰顺雅阳至福鼎管阳省际公路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健全生态协同。主动加强与毗邻县(市)人大的联系与沟通,特别是在生态这一重大敏感的问题上取得共识,成功召开闽浙边六县召开生态环境领域联席会,推动毗邻县(市)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工作,主动督促落实泰顺作为上游区域的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沙埕港流域综合治理续建工程今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650万元,综合治理河道9.8公里;彭月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可研、初步设计、场地集水管网勘察。

四是推动产业协同。加快浙闽边特色产业联动发展,由县人大代表曾秋主导推动的“浙闽康鸿栀子产业合作项目”开始投产,成功带动浙闽边500多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区域旅游增收5000万元。抽调常委会组成人员推动交溪流域大开发,目前,交溪流域“3+2”项目中龟湖水电站正常蓄水位、枢纽布置、施工总布置三大专题通过专家技术审查,垟溪电站目前完成预可研编制等审查,正组织项目预可研等专题报批。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