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区人大常委会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省《条例》有关规定和近年来工作实践,在深入调研、充分借鉴、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完善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规则等21项制度,建立了具有龙湾特色的街道人大工作制度体系,使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目标更明确、标准更具体、履职更规范。 一是健全街道人大工作机制。制定了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街道人大工委“10+8”的职责任务;制定街道人大工委会议议事规则,明确会议召开频次、举行天数、基本程序、议事范围等。强化党对街道人大工作的领导,制定街道人大工委向街道党工委请示报告制度、向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同时明确街道人大工委办公室职责、街道人大工委组成人员守则、档案管理等,切实保障了街道人大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完善代表履职作系列制度。围绕人大代表履职过程,制定代表学习培训、联系群众、报告履职、信息公开、以及代表中心组、小组活动等办法,有效保证代表恪尽职守、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提高代表履职质量。为提高代表建议提出质量,制定代表初始建议交流办法,通过组织代表对初始建议提出背景、主题、内容以及后续办理成的交流、讨论,把好建议选题关、内容关、政策关、格式关、质量关。推动“听民声、汇民情、解民忧”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发挥人大代表联系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作用,广集民意,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和困难,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是提炼总结创新工作做法。将探索先行的街道议政会制度、民生实事会商、专项工作评议等创新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有力推进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坚持工作监督、预算审查和代表活动统筹衔接,探索试行街道预算审查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办法,增强街道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制定相关办法加强代表联络站管理,并对收集处理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程序和要求作出系统规定。对加强街道人大工委和建设的重点目标任务予以进一步规范,形成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为街道人大工委开出“任务清单”,提供工作开展“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