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乡人大

乐清市大荆镇人大:代表建议会商,求解大荆水患难题

发布时期: 2020-07-22 信息来源: 乐清市人大 作者: 黄盛

7月21日下午,由市水利局、市发改局牵头,在乐清市大荆镇政府会议室就实施大荆流域防洪工程的议案召开了一场特殊的面商会。

百年一遇的暴雨,半个世纪内大荆已有三遇。1982年的9号台风、2004年14号台风“云娜”,还有去年的第9号台风“利奇马”。狂风暴雨猛袭,水电中断、店铺被淹、路桥垮塌,城区变泽国。有位人大代表感慨:大荆水患不治小康难成。 可见水患既是大荆镇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头大患,也是萦绕在代表心中挥之不去的阴霾。因此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马智明领衔提出了《关于要求实施大荆防洪工程的议案》,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面商会上,大家集思广益,既分析大荆水患灾害频发原因,也共谋长治久安的对策。

会上,专家向代表介绍了水患成因。大荆水系是乐清独流入海的最大水系,大荆溪流域面积达330km2。大荆溪上游的龙西、福溪是乐清最大的降雨中心,砩头更是我国华东著名的台风暴雨中心。而大荆溪上游能蓄洪的中型水库仅有福溪水库1座,控制面积只有39.17km2。其余溪流无控制性工程,山洪暴雨宣泄直下,河道过流能力不足。洪水因石门潭天然峡谷(宽39米)受阻壅水,越过堤坝从蔗湖村经大荆建成区在荆山脚汇回入溪。再者,镇区河道断面窄小,且两岸房屋密集,难以快速下泄,形成大荆建成区内涝。

镇人大主席团总结去年“利奇马”台风后的救灾经验,还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许多防洪堤坝没有安装护栏,地面上的杂物,甚至是汽车被直接冲入河道,堵塞桥洞,造成泄洪不畅,加剧灾情。

代表们踊跃发言,主要是对议案中提出的两方面治水建议进行重申和补充:一是在石门潭侧山体开挖分洪隧洞,经蟹顶头山至章仪楼处出洞直接经蒲溪入海。二是于镇上游截留,在屿前段挖分洪道,引洪水经大荆中学外侧直接排至东林溪,减少泄入城区洪水。

相关部门对代表们的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将系统性地推进大荆防洪工程建设,并向大家说明了相关计划,得到了代表们的理解和支持。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技术服务电话:0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