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人大常委会把贯彻落实《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积极支持和保障全区各街道人大工委依法规范履职,全力推动街道人大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立规矩、重规范,制定和完善街道人大工作制度和机制。对原有的街道人大工作规则制度进行了修订。建立审议街道人大工作报告制度,常委会会议听取了12个街道人大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审议批准街道人大全年工作计划。落实重点任务交办制度,实行年初任务集中交办和平时专项工作交办相结合,首次以“工作清单”方式交办重点任务,包括专项工作监督、重大课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等,要求各人大街道工委围绕街道党工委中心任务,全面做好工作监督、预算审查、代表保障等工作,更好地推动街道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解决。建立区、街道人大工作联动机制,制定实施意见,对常委会领导和各委室分工联系街道人大工作进行明确,经常检查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二是搭班子、建队伍,重视基层人大组织队伍建设。今年以来,鹿城区人大常委会从三个方面抓好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建设:一是完善人大工委委员的选拔、任用工作。完善街道人大工委委员制,配齐配强人大工委委员。目前,各街道人大工委正积极做好增补工委委员的前期推荐和选拔工作,通过宣传、考察、评选等,向区人大常委会推荐素质高、能力强、履职优的人大代表作为工委委员候选人。二是优化街道议政会组成结构。进一步完善议政会制度,规范议政会成员产生,扩大议政会规模,吸纳优秀外来建设者、企业代表、专业人士进入,更好体现代表性、广泛性、先进性和专业性。三是抓实代表小组工作。以加强代表小组规范化建设作为代表工作的切入点,在代表小组活动开展、代表依法履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尝试。各街道人大工委统筹安排,制定小组活动计划,丰富小组活动内容,提高小组活动次数,进一步强化代表小组作用发挥。
三是塑形象、创特色,常态化打造街道人大工作品牌。深化“家、站、点”等代表履职平台的常态化、规范化、特色化打造。将代表按选区进行分组,同一选区选出的代表共同联系同一选区的选民,通过“请进门”听意见、“走出门”找问题、“敞开门”抓落实深化联络点建设。五马代表联络站建立了囊括代表基本信息、履职活动介绍、民生实事落实情况、部门建议办理反馈文件等内容的电子信息库。七都街道人大工委创新人大代表“线上+线下”的履职模式电子履职平台与实体代表联络站点相辅相成。在去年全面推行“局长进代表联络站”活动基础上,今年继续深化该活动,6月至10月,26个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将进站,与人大代表、议政会成员和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推动问题在一线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