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暴发以来,人大代表们立足岗位所责,发挥自己所长,聚焦民生、社会等需即时解决的问题,众志成城、共赴一线,势在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疫”。
陈跃龙:坐镇“疫线”,严守立稳主心骨
更深夜静,区级人大代表陈跃龙仍数日如一地在办公室查阅最新疫情数据。作为五马街道党工委书记,他是全街道疫情防控的主心骨。为稳定“军心”、稳步防控,他以单位为家,时刻严阵以待。每天清晨伊始他便坚守街道疫情防控指挥中心,部署传达上级指令、协调解决各项问题,并深入一线,依次走访察看社区卡点、疫点、隔离点,落细、落实、落严疫情防控全局工作。
张琳玮:聚焦“民需”,建议化解采购难
饮食是民生根本,也是区级人大代表、五马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张琳玮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最关切的问题。八仙楼社区首日实行“全域封闭、定口出入”大片区硬隔离,出现卡口人流密集、拥堵难行的情况,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张代表立即建议,实行市场、居民区分割隔离。当晚,在她的组织和沟通下,天雷菜市场和大姆士超市被划出居民区隔离带,并由相应工作人员接管出入口进行温度检测,彻底解决居民采购难、出行难的问题,消除潜在疫情传播隐患和物资采购恐慌。
林剑:固守“一方”,轻装上阵筑隔栏
“严防死守乘凉社区疫情防线”是五马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乘凉社区联社林剑现在最坚定的信念。乘凉社区以人民西路为界,划分两大区块,道路错综复杂、地域边界不规整,给大片区硬隔离带来巨大难度。为此,他多方思虑筹划制定围挡方案,积极协调人员力量,全天轻装上阵搭建、修复、加固硬隔离,连夜完成辖区封闭隔离。
徐代表:隐瞒“实情”,自请坚守隔离点
有人问:“你不怕吗?”。他笑笑说“我不怕啊,我就怕他们住得不舒服。”这是来自五马街道暖心“大白熊”——区级人大代表徐代表的回答。他在吹响疫情防控集结号后,毫不犹豫返岗到位,并在街道设置首个集中隔离点时,主动请缨担任该点防控负责人。他每天穿着白色防护服,为隔离人员提供饮食派送、物品分配等服务,严格清理被单、垃圾,不冒一丝风险、不留一点隐患,确保隔离人员住的安心放心。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至今仍隐瞒奋战在隔离点的“实情”,默默坚守这份责任。
韩翰:守好“粮仓”,保障战士无后忧
每当电话铃响,区级人大代表韩翰心上的弦都会再紧一紧,这意味着疫情可能愈发严峻、防控物资补给可能又要断档了。韩翰是温州市防控卫生监督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负责防控后勤保障、数据统计及信息报送工作。大年三十起,她奔波在市场、超市、产商之间,竭尽所能联通多渠道,征集采购口罩、护目镜、医用手套、免洗酒精、消毒液等大批防控物资,第一时间运往一线。她说:“再难,我也要想出办法,守好‘粮仓’。让一线同志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奋战”。
陈晨:不退“半步”,坚持当好守夜人
夜如浓墨、悄无声息的晚上,区人大代表陈晨的防疫工作才刚刚开始。作为五马街道城建中心主任,他秉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温暖留给他人”的服务宗旨,冲锋一线隔离点,颠倒生物钟,为隔离人员坚守着每个夜晚,提供任何应急所需,安抚情绪、安定人心。面对疫情,他曾“超硬核”地说,“防疫工作是一场与病毒你死我活的战斗,在疫情面前坚决不能后退半步”。
陈珠:心牵“救助”,保驾护航救助者
区级人大代表、五马街道城西街社区主任陈珠所辖区域有一所温州市救助管理站。疫情发生后,外来务工人员因失去工作流离失所,救助站收容情况严重过载运行,对此她耿耿于怀。为确保被救助者的安全,她组织工作人员检测体温、发放口罩,通过登记信息查访救助者对应去处或可暂居地,并协同救助站工作人员安排送返及14天隔离观察等事宜。“白+黑”的忘我工作,她已声音沙哑,但她说“救助人员有着落,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孙兰香:支援“卡口”,志愿服务暖心脾
“这个城市的安全,是卡口的防疫工作人员用辛苦换来的,他们加班熬夜,我们也要尽己所能给他们提供力量”,区人大代表、鹿城区红日亭负责人孙兰香如是说,也如是做。在收悉疫情防控人员力量紧缺的消息后,她组建一支志愿队伍,分组支援各卡口和执勤点。尤其在居民出行采办食材的高峰时段,她带着志愿者坚守瓦市殿巷菜市场两大卡口,配合辖区防控人员发放“明白纸”宣传页,做好进出车辆、人员体温检测和登记,为疫情防控工作添砖加瓦。
郑多华:肩上“扛责”,不舍昼夜抗疫情
区人大代表郑多华是五马街道府前社区书记、主任,当她看到《致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后,她说,“我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人大代表,我将把群众健康挂在心上、岗位责任扛在肩上”。实际上,她已放弃春节假期,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宣传、摸排、隔断等工作。她再三核实在册户籍记录、购票记录及1月25日至2月2日支付宝消费记录,确保湖北籍人员筛查无遗漏。实行“零接触”门禁管控、“错时”外卖快递寄存、“管家式”代购服务等多项防疫便民举措,尽力阻断感染源,保障辖区安全。
邓雪娟:走在“前列”,不辞辛苦防疫忙
区级人大代表、乘凉社区书记兼主任邓雪娟大年三十就投身抗“疫”一线。从最初严查来往湖北人员,到后来重点关注所有返温人员,再到现在大片区硬隔离防控,她几乎都走在最前面,亲力亲为在第一线。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她都不曾喊过累,她说:“再苦再累,都是为了让疫情更快稳定,大家才能安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