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关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推进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期: 2017-08-31 信息来源: 温州人大 作者:

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  王爱光

2017830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开展“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是市委市政府为温州“量身定做”的科学决策,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称赞。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去年监督的基础上,今年7月下旬-8月上旬,组织了4个督查组,由常委会领导带队,重点赴鹿城、龙湾、瓯海、瑞安、永嘉5个县(市、区),实地督查了10个“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现场,听取了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和街道(乡镇)的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听取了市级相关部门关于“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推进情况汇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推进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市政府严格按照“上半年大见成效,下半年再上新台阶”的目标要求,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度,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领导重视,强力推进专项行动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闭幕后,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全市“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全市上下继续发扬良好的精气神,奋力攻坚、加力加速,以势不可挡的强劲态势推进“大拆大整”工作。629日,市委、市政府又召开全市“大建大美”专项工作会议,围绕“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等问题,研究确定了“大建大美”行动方案。近期,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市委副书记分别挂帅“两线三片”五大市级重要区域,力促“大拆大整”专项行动转入“大拆大整”和“大建大美”联动推进的新阶段。二是全市上下合力攻坚。各地立足本地实际,系统谋划,全面部署,强化落实,破难攻坚,全程督考,迅速掀起“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的攻坚热潮。如龙湾区今年抽调339名干部组成攻坚组,完全脱岗,充实到5个街道,集中攻坚24个城中村改造。

(二)精心组织,超额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一是城中村改造全力提速。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完成签约11.56万户,旧房拆除6.79万户,87个村完成整村签约,其中市区72个;全市重点改造范围(81个村)已签约34761户、已腾空19781户、已拆除7528户,其中市区(三区)列入攻坚计划的55个村已签约28439户、已腾空15275户、已拆除3427户。二是“拆整”地块“清场”工作有序推进。市区列入2015年、2016年攻坚计划的“拆整”地块全部完成清场,2017年“拆整”地块正按拆除时序及时推进“清场”工作。三是城乡危旧房治理攻坚成效明显,超额完成省政府既定目标任务。截止目前,全市5184幢(C4110幢、D1074幢)城镇危房已全部完成改造治理,治理完成率100%;完成农村D级危房治理21946户,其中拆除14556户,修缮加固322户,停止使用7068户,治理率100%,完成农村C级危房治理15558户,提前半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2017年治理改造目标任务。

(三)及时部署,高水平推进“大建大美”工作。“大建大美”专项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于第一时间成立了市“大建大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和协调督促全市“大家大美”工作,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大建大美”工作。出台了《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政府关于开展“大建大美”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强规划引领。重新审视城市总体规划,查找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依法完善规划,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通过谋划重点发展区域和功能区,补齐市政、交通、教育、卫生等设施短板,提高城市整体建设品质,达到“美”的目标。完善“统分结合、市区联动”机制。市级统筹规划设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出让,形成分区建设、分层管理、分步实施、条保块抓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大建大美”工作,及时对“大建大美”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与动员。鹿城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建大美”的总体思路,出台《鹿城区“大建大美”全域谋划方案》,将鹿城区定位建设“时尚智都、山水美城”,致力于打造承载历史文化、城市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功能的城市中心区,并召开鹿城区“大建大美”全域谋划方案汇报暨项目推介会,吹响了“大建大美”攻坚的号角。

(四)让利于民,群众“拆整”的主动性明显提升。各地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真正做到让利于民。永嘉县在全市率先出台《城乡危旧住宅房屋治理改造工作实施细则》,允许安置对象用“安置指标”抵押,向银行贷款筹集建房资金,出台农民住房补贴,让农村困难户像城镇居民一样享受住房租赁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得到了老百姓的点赞。鹿城区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出台《温州市鹿城区产权调换期房安置房实施收购的若干规定(试行)》,规定还没认购定位安置房的拆迁户可以申请将几年后才建好的安置房“卖给”政府变现,政府按照改造地块周边已建好安置房的市场评估价格,提前用现金购买数年后才建好交付给拆迁户的安置房。同时本着配套优先的原则,着力补齐教育、卫生、文化、交通、体育等民生短板,谋划在已拆地块上建设29所幼儿园、29所小学,新增15万个停车位、其中建设9000个公共停车泊位,打通断头路、卡口路等交通瓶颈,逐步实现了群众“要我拆”到“我要拆”的思想转变。

二、“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拆大整”任务依然艰巨。一是2017年度攻坚任务拆除率仍不高。鹿城、龙湾、瓯海三区上半年完成33个村的整村签约任务,但已完成整村拆除的只有10个,其中鹿城区3个、龙湾区3个、瓯海区4个。目前离9月底前完成签约拆除只有一个月的时间,难度较大。二是拔钉清障工作难度大。当前我市城中村改造全面铺开势如破竹,但仍有部分村未完成“清零”工作。特殊建筑拔钉清障难上加难,由于特殊建筑选址难、落地难等原因,各地均不同程度存在特殊建筑未腾空、未拆除的情况,鹿城、龙湾、瓯海三区共有特殊建筑316处未“清零”,其中鹿城区95处、龙湾区114处、瓯海区107处,目前已成为拆后土地利用的一个瓶颈制约三是农村危旧房治理改造难度大。上半年农村D级危房治理改造率(拆除或维修加固)只有66.58%,其中浙南产业集聚区农村D级危房治理改造率仅为3.97%,潜在的危险很大。监控防危危房安全监管难度大、腾空户监管任务艰巨。各地普遍反映,农村尚存在危房腾空后群众回迁的现象,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资金、规划限制、审批、房源等限制,落实“腾、拆、修”等解危措施也是难上加难。

(二)“大建大美”步伐急需加快。一是“拆、整、建、美”环环相扣紧密度不够。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各地都进入大规模、大面积拆迁阶段,据初步统计,市区将累计拆出将近10000亩的城中村土地。但“拆、整、建、美”四个环节同步、统筹谋划还不够,有一部分地块除了采用一些临时性处理措施之外,具体怎么使用尚在谋划之中,因而造成拆后土地闲置时间普遍偏长,不仅影响建设进度,而且增加建设成本。二是拆后土地建设利用不及时。目前,各地都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拆”字上,工作部署上没有同步考虑拆后地块的后续整理、规划建设和出让等工作。据统计,“大拆大整”后,目前有9个专项规划需要进行重新修订,119个规划管理单元控规需要重新评估和修编,有107个区块涉及8000多亩土地规划没有明确利用方向和开发范围,规划修编任务十分繁重。三是征地报批、做地等工作滞后。目前,城中村改造基本上都是与拆迁户达成协议就开拆,没有想到要先启动征地报批和做地等工作。据了解,未报征的38个村(区块)中,20个村(区块)还处于报征的前期阶段。按照规定,中心城区用地要由市上报省、再由省上报国土部审批,按正常程序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没有提前启动报批程序,三区55个村拆后,有一半土地未能及时报征做地,影响后续的开发建设。四是安置房建设进度偏慢。2016年市区城中村改造项目24个、共14736套安置房,到目前为止只开工3个项目、2100套。

(三)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强化。一是资金问题仍然是当前 最主要制约因素。据测算,全市96个城中村改造总投入需1430亿元,总产出1058亿元,投入产出缺口372亿元,今年上半年融资缺口仍达550亿元。龙湾区2017年需投入城中村改造资金220亿元。永嘉县2016年拆除地块给予拆迁户货币安置的资金,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落实到位。各地普遍反映各县(市、区)的财政都仅仅能维持政府日常运转,“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这么“海量”的资金保障压力较大二是专业技术力量不足。各地普遍缺乏懂规划、懂建设的专业人才,工作理念比较落后,在土地出让、功能布局等重点问题上力度不够,制约了“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整体进度和质量。三是政策保障措施有待完善。随着“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深入推进,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据统计,我市商品住房库存已严重不足,全市商品住房库存去化周期为6.47个月,市区仅为2.78个月,给拆迁安置中货币安置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有待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此外,拆整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等问题,都需要抓紧研究出台相关规定。

三、“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是完善城市治理、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当前专项行动进入了“大拆大整”和“大建大美”联动推进的新阶段,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要充分认识“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对温州发展的重要性,坚决打赢这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战役。

(一)紧盯目标任务,坚决打赢“大拆大整”这场攻坚战。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专项行动,拆和整是前提、是基础。在启动“大建大美”的同时,“大拆大整”一刻也不能停,要严格按照“当年签约、当年腾空、当年拆除、当年建设”的要求,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017年全市重点改造范围81个村的拆除改造目标任务。一要加大拔钉清障力度。重点做好“清零”“清场”工作,明确签约、腾空、拆除的时间节点,尽快完成钉子户攻坚;抓紧出台宗祠寺观教堂等特殊建筑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办法,使特殊建筑“清零”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依。真正做到改造地块一旦启动就要“一户不剩、一天不拖、一事不留”。二要加快做好地块利用前期工作。对已经“清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抓紧办理权证注销手续和供地手续,加速报征、加快做地,尽快盘活拆后土地利用,推进土地供应提速提效。三认真梳理“大拆大整”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工作对接,将“大拆大整”推向深入,为“大建大美”提供良好平台。

(二)聚焦重点问题,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工作再上新台阶。当前,专项行动正向纵深推进,一方面原来那些有基础、有条件、相对好拆的都已经拆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另一方面如何做好“大建大美”工作,让温州在短期内从“大拆大整”的大战场变成“大建大美”的大工地。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法和思路。立足新形势新任务,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制定更加具体明确的“作战”方案,确保各项工作可持续、高质量推进。二要抓紧研究拆迁安置问题。认真分析我市商品住房库存情况,科学研究货币安置和实物(房屋)安置的比例问题,完善拆迁安置方式,确保“大拆大整”“大建大美”持续推进。三要更加重视安全问题。城中村改造、工业区拆后再利用需要一个过程,危房腾空后整治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要落实更加严密的措施,解决好拆后地块的安全、环保和腾空户私自回迁等问题,切实做到安全问题“零容忍”。要加快建设安置房。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尽早开工,如期建成,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三)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大建大美”各项工作。大拆大整”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大建大美”上,“大建大美”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是制定并落实好规划。一要坚持高起点修编规划。要根据市委提出的“品质美、时尚美、生活美、自然美、人文美”“五美”目标,对标杭州、宁波等先进城市,汲取经验、更新理念,科学规划每个拆后土地利用单元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空间比例,不断优化城市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布局。二要坚持“两个全覆盖”。围绕“整个区域规划全覆盖”和“所有地块设计全覆盖”的要求,聘请国内外一流团队进行高水平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用最先进的理念和一流的水准指导“大建大美”。三要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对市政、文体卫、教育配套和交通等设施,要同步规划建设,同时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元素的保护传承。要把好招商引资门槛。把招商标准定在前,细化明确招商的门槛、条件和要求,实施招投标制度改革,招品牌企业,造精品建筑,提升城市品质。

(四)强化保障支撑,联动推进“大建大美”工作。“大建大美”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以强有力的领导和保障联动来推进和落实。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建大美”工作的领导,整合资源,配齐力量,强化责任落实,集中推进一批有实效、有影响、可示范的“大建大美”项目。二要强化资金保障。对接棚改贷款要求,做好棚改融资工作;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等融资创新工具;三要强化各方联动。坚持全市“一盘棋”,加强市级统筹,做好协同、联动等文章。做到市区联动、市县联动、部门联动,形成合力,调动一切资源推进“大建大美”工作。四要强化督查考核。要强化督考推进,突出督考问责抓落实。结合“最多跑一次”审批改革,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探索施工许可证改革,采取“并列审批”、“平行审批”等方式加快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以最快的节奏、最高的效率、最大的力度推进“大建大美”工作。

以上汇报,供审议时参考。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