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议案摘报

议案摘报(第一期)

发布时期: 2016-02-27 信息来源: 作者:

  杨国华等11位代表(第001议案)提出,作为全国出租汽车三大模式之一的“温州模式”,由于历史原因,具有独特的体制和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与上位法的要求和规范不一致,带来了行业监管难,服务质量提高难等问题。尤其在实际行业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出租汽车经营权、退出机制、经营年限、网络约租车、价格机制、错时交接班、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因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建议尽快开展地方立法,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温州市区出租汽车行业深入改革的实际问题。

  张光羽等12位代表(第002号议案)提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口形象与国际机场形象严重不符。从北上广深等地的经验来看,把机场口区域打造成集商业、休闲、娱乐、购物等业态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是提升国际机场口形象和城市对外窗口形象最有效的做法。建议市政府利用好龙湾国际机场口的特殊地理条件,依靠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机场口的时尚商圈,以进一步提升温州的城市形象,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一要尽快科学定位,做好规划设计;二要加强组织协调,理顺工作机制;三要优化功能布局,注重细节把控;四要优化建筑布局,打造迎宾景观。

  周赞等13位代表(第003号议案)提出,龙湾区是温州城市未来格局的中心,也是温州交通组织的中心。从当前基础看,龙湾已经初步成为集公路、水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枢纽型节点。建议将龙湾打造成为东南沿海综合交通枢纽,辐射浙南闽北地区:一是突出龙湾区在全省交通网络格局中的定位,在省、市“十三五”规划中予以明确;二是推进一批重大交通项目落户龙湾,积极争取杭温高铁站落户龙湾,谋划温州至福州高铁(沿海高铁)线位预留,做好机场扩建升级;三是加快推进形成“一空一港一铁两国两轨三高”立体化对外交通体系,力争实现“212”交通圈目标;四是完善内部交通网络;五是大力推进“公交优先”,提高浙南科技城、瑶溪南片、空港片等片区的公交便利度。

  郑奇芳等12位代表(第004号议案)提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出行,减少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内外大城市的普遍做法。温州市区出行难、行车难、停车难等问题非常严峻,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势在必行。且温州现状的各项指标已经基本达到建设地铁的要求,具有工程可实施性。建议要高度重视温州中心城区的轨道交通建设工作,从战略的高度把轨道交通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完善规划编制,深化项目前期的各项工作,创新融资机制。并尽快上报建设轨道交通,争取早日获得国务院的审批。

  张雪梅等10位代表(第005号议案)提出,我市在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湾区经济建设蓝图,为此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政策、项目等手段,实现湾区“水清、岸绿、滩清、湾美、物丰”的目标。建议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要深挖优势,明晰湾区经济发展定位;二要生态引领,把握湾区经济发展关键;三要陆海统筹,丰富湾区经济发展内涵;四要项目带动,彰显湾区经济发展品位;五要强化领导,统一湾区经济发展决策。

  孙国勇等10位代表(第006号议案)提出,“十二五”期间,虽然我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服务业规模明显扩大,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目前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为进一步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和质态提升,促进我市“十三五”期间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建议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力度;三要推进民生服务业统筹规划;四要提高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的效能。

  李胜利等12位代表(第007号议案)提出,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城市管理效能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鹿城区作为我市城市中心城区,当前在城市管理中存在着市级垃圾终端处置能力“不足”导致城区垃圾转运难、垃圾转运站长期未技改、道路和桥梁维养经费不足、清扫保洁经费投入不足、绿化养护经费基数缺口巨大等问题。建议:一要加快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拓宽垃圾终端处置渠道,加快鹿城区环卫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和垃圾转运站技改进度;二要加大城市管理投入;三要引入市场机制。

  叶序锋等11位代表(第008号议案提出),“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级战略,中央、省里陆续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网络经济发展。因此,要积极把握机遇,把网络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点来抓实抓好,特别要充分利用温州经商型经济格局优势和温商遍行天下的良好资源,打造 “网络温商”回归集聚新高地。为此,建议:一要坚持系统规划,科学布局发展空间;二要实施精准招商,力促温商创业回归;三要强化配套支撑,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林蓉等10位代表(第009号议案提出),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既可以使财政资金以外的各类社会资本拥有更多的投资机会,又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创新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服务效率,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从规模扩张向效益和品质提升转变。为此建议:一是成立PPP管理机构;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社会资本或者其直接发包对象拥有项目施工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二次招标;三是完善PPP项目中介服务机构的委托和付费机制。

  郑洁等16位代表(第010号议案提出),我市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应该结合自身优势,抢抓机遇,优化发展我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挥传统医学优势造福人民。建议:一要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二要加快推进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项目的建设;三要协调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链;四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弘扬和中医师承培养。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1

电话:+86-577-8896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