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使命·承诺——记市人大代表、泰顺县罗阳镇党委书记李教

发布时期: 2015-06-30 信息来源: 温州市软新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

人物名片:李教,汉族,泰顺人,中共党员,19898月参加工作,现任泰顺县罗阳镇党委书记、罗阳都市型功能区党工委书记,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提起当市人大代表的感受,李教就说既感到使命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自2012年担任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以来,他一方面立足本职工作,带领罗阳镇群众干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他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为群众呼声代言,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人民心目中的“好官”,一位人民满意的“贴心”代表。  

      

立足实情  创新发展

罗阳镇是泰顺县的城关镇,受交通区位条件和生态政策保护影响,经济基础一直较为薄弱,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较慢。刚到罗阳镇任党委书记不久,李教就在思考:县城10余万人民最需要什么?城郊农民应当做什么?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县的城关重镇罗阳镇又应当示范什么?为此,他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群众,并积极到周边县市考察,寻求破解制约罗阳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走一条切合罗阳实际的绿色赶超发展之路。  

“要立足我镇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提升城市功能为重点,以培育生态产业为支撑,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积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型小城市,努力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居民更向往。”这是李教给出的答案,而在工作中,他也以实际行动一直诠释着这段话。  

“以景区标准建设县城,以游客身份感受县城,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李教推进罗阳城关开发建设的发展理念。近年来,他带领全镇干部,按照这一发展理念,以“开发新城区、改造老城区、优化外环区”为核心,开工建设了电力调度大楼、实验中学、公共卫生大楼、人民医院、茶文化城、科技文化中心、规划展示馆、特勤消防站等一批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香江花园、万洋华府、湖滨公馆等一批房开与商住项目,使得新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房开商住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新城面貌焕然一新,日益繁华。同时他积极推进老城有机更新,结合“三改一拆”行动,实施和推进了城关屋顶违章拆除、泰景路车站段旧城改造、人民路、广场路道路环境综合整治、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无区域生态移民区、青草湾综合体、凤凰山公园等一批项目建设,“全域景区化”的罗阳老城初展风姿。罗阳镇近年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去年还被列入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  

“现在,罗阳城关的面貌是一天一个样,月月大变样,我们城关能建设的这么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成绩,这都要感谢李教书记这个火车头带得好啊!”在罗阳镇政府工作了近20年的一位老干部说的这句话代表了很多百姓的心声。  

在推动城关发展的同时,李教也不忘农村的建设,他常说:“罗阳要美,农村必须美。”这几年来,他紧紧围绕“农村让居民更向往”的发展理念,依托下辖社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开发形成岭北中国最美乡村、洲岭红色旅游、碑排、仙稔采摘观光、下洪城市客厅、南院高山休闲等旅游主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催生了一批“生态经济”,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村和百姓的经济发展。仅去年,就投资了3700万元,建设村尾村等7个“五美三宜”的美丽乡村,完成了大岗背、恩岱洋2个猕猴桃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全镇新增民宿30家,岭北村尾村更是被列为全市唯一、全省8个之一的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试点村。  

“他真的是一位好书记,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比外面打工还要多的钱。”在谈到李教时,村尾村当地一家农家乐的老板由衷的说道,他借着“美丽乡村”观光旅游大兴之风,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农家乐,仅去年一年纯收入就40多万元,还带动了8个村民就业。  

 

情系百姓  为民代言  

“李教书记,你是我们选出来的人大代表,你快给上级政府提提意见,解决一下我们的喝水问题吧!”就在李教任市人大代表不久,好几位群众来到他的办公室,对他反映了泰顺城关的饮水问题。原来,泰顺县城关引供水工程于200912月就已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该供水工程建设规模近期日供水3万吨,可满足10万人供水,远期日供水6万吨,可满足20万人供水,按理来说已经能基本上解决泰顺县城的引供水问题。在向群众深入了解后,他才知道,因为泰顺城关供水工程水源地位于寿泰溪上,保护、管理水源地存在不便,近来屡有发现福建寿宁方有村民在水源上游开采石英石矿、钨矿,产生大量废渣、废水直接排入水中,严重影响到水质,致使泰顺城关饮用水矿物质含量超标。在了解了情况后,他当场就向来访群众保证,一定会尽心尽力对待此事,确保城关饮用水的长治久安。  

带着群众的期盼,他踏上了艰难的“求水之路”。他先后10多次到基层调研走访,在县城区域内寻找安全可靠、方便管理的其它饮用水备用水源,多次对相关供水工程项目进行实地查看,协同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并在温州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三次、四次、五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关于要求将泰顺城关引供水工程列入市重点工程并给予资金扶持的建议》、《关于大力支持泰顺县建设城关引供水工程的建议》、《关于要求帮助解决泰顺县城关和中心镇饮用水问题的建议》和《关于要求帮助解决泰顺县樟嫩梓水库及供水工程等项目建设相关问题的建议》,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目前,城关应急备用水源与生态引水工程已经完成主体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樟嫩梓水库及供水工程也在加快推进建设中,泰顺城关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终于不再受外地的制约,县城人民也不用再担心自己平常喝的水是否安全。  

喝上了自家门口的水后,群众们为李教竖起了大拇指:“他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这才是真正为人民代言的人大代表。”  

 

心忧发展  建言献策

在做好为群众呼声代言的同时,李教还时刻关注着泰顺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为推进泰顺“廊桥国家公园”建设努力建言献策。  

“首先必须改善我县的交通区位条件。”在谈到发展,李教把交通区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泰顺目前是浙江省离杭州最远和唯一不在温州地区“1小时交通圈”内的一个县,境内公路等级最高只有二级,尽快建设一条对外高等级公路,加速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对促进泰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李教经过反复思考、调查和研究,先后提出《关于要求尽早动工建设龙丽温(泰)高速公路的建议》、《关于要求帮助启动实施52省道县城过境段改一级项目的建议》。目前,龙丽温(泰)高速公路项目已经进入了拆分报批阶段,下一步龙丽温(泰)高速公路泰顺段及235国道泰顺金北斗至友谊桥段改建工程也将有望开工建设。  

“存城必先有业”,这是李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泰顺产业基础薄弱,带动百姓就业能力不强,对此,他尤为关注泰顺产业的发展。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工业飞地”,20146月市政府正式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文泰“工业飞地”机制的试行意见》(温政发〔201448号),市委、市政府的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为泰顺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带来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对此,李教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在了解了泰商物联网产业园、一鸣公司冷链物流项目和古廊桥酒业等三个拟招引落地项目的投资意愿和需求后,适时的提出了《关于加快工业飞地建设的建议》,建议尽快制定“工业飞地”产业布局规划、用地功能规划及产业选择招商准入条件等具体实施意见,便于“飞地”双方以同一标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这一建议为加快泰顺、文成等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有效破解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在今年市人代会上,他紧抓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政策,提出《关于扶持泰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市政府及发改等有关部门重点布局泰顺县通用航空产业发展项目,在下步航线审批、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专门指导与支持,并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安排上给予泰顺重点倾斜和照顾。“该建议若被采纳,将极大改善泰顺交通条件,促进泰顺产业转型升级。”与他一同去参加市人代会的一位代表这样说到。  

“尽管为官不易,但我绝不为官不为,我只有捧出一颗真心,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题,推动罗阳经济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不负人民重托,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一位称职的父母官。”这就是李教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及乡镇党委书记对人民作出的承诺。  

 

[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版权所有 浙ICP备05062502号

电话:+86-577-88969776